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衝突俄羅斯

克宮證實將舉行美俄領袖峰會 排除澤倫斯基

德正 法新社、路透社等
2025年8月8日

美國特使維特科夫訪俄之後,兩國同意舉行領袖峰會,地點可能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然而,儘管媒體有消息指美俄烏三方峰會也將登場,不過普丁7日表示,他與澤倫斯基若要見面需有特定前提,但現在尚未達成。

圖左為川普,圖右為普丁
美俄雙方皆已證實正在準備舉行領袖峰會,但時間地點尚未底定。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Mihail Metzel/AP Photo/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克里姆林宮周四(8月7日)證實俄羅斯總統普丁和美國總統川普已同意舉行峰會,準備工作已經展開。此前,川普曾表示很快就會跟普丁會面。

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及塔斯社(TASS)報導,普丁的外國政策顧問烏沙科夫(Yuri Ushakov)稱這場峰會是由美方提議,可能安排下周登場,但取決於準備工作進度,時間表還可能變動。普丁隨後表示,他可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跟川普见面。

不過,普丁否定了短期內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晤的可能性:「整體來說我不反對這麼做,(俄烏)峰會是有可能的……但必須先達成特定條件。」烏沙科夫說,俄烏領袖峰會的前提是先達成某種和平框架,但現在尚未滿足此前提。

俄方發表上述言論前,澤倫斯基剛重申了希望與普丁直接面對面討論終戰。他在社群平台上寫道:「烏方多次表明,透過領袖層級的對話,才能真正有效找到實際的解決方法。」他補充道,最重要的是發起戰爭的俄羅斯採取實際行動,中止這場侵略。

川普则表示,即使普丁不跟澤倫斯基見面,他還是會舉行美俄領袖峰會。此前據《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消息,在預定舉行的美俄峰會之後,還可能會再舉行一場美俄烏三方領袖峰會。

美俄領袖峰會若成真,將是2021年6月時任美國總統拜登跟普丁在日內瓦會面以後的首次。

6日,川普的中東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在莫斯科會見了普丁。烏沙科夫在長達三小時的會談結束後表示:「這是一場相當有益和建設性的對話。」川普则在真實社群平台稱「取得巨大進展」,但隨後又說並無顯著突破。

川普的特使維特科夫本周出訪莫斯科,跟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圖片來源: Gavriil Grigorov/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美國威脅實施「次級制裁」

隨著川普对普丁逐漸失去耐性,他對俄羅斯設下俄烏停火的最後通牒,期限為周五(8日),若未實現具體的停火進展,美方就會祭出「次級制裁」,也就是對購買俄國能源的第三國徵收關稅。

6日,美國已宣佈對印度施加額外的25%關稅,理由是印度繼續在進口俄羅斯石油;川普说,不排除對中國也這麼做。對於美方的次級制裁威脅,克宮5日批評為「非法」。

澤倫斯基6日在例行演說中表示,他認為對俄國的施壓已經奏效,如今俄方似乎更傾向願意停火,「重要的是他們不要在細節上欺騙我們」。

克里姆林宮周二則抨擊了對俄貿易夥伴加徵關稅的「威脅」,稱其「不合法」

自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已有數萬人死亡、大量基礎設施被毀,數百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莫斯科堅持要求烏克蘭放棄西方支持並割讓更多領土,作為結束戰爭的前提。基輔則要求立即實現全面停火,澤倫斯基上周還呼籲其盟友推動「莫斯科政權更迭」。

維特科夫抵達莫斯科後,澤倫斯基周三在社群網站上寫道:「現在必須加強美國、歐洲及七國集團手中所有的施壓力度,以確保真正促成立即停火。」

「烏克蘭看到了各方的政治意願,感謝我們的合作夥伴,美國以及所有正在提供援助的人。」他補充道。

如果戰爭來襲 北約準備好了嗎?

28:1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軍事行動升級 川普部署核潛艇

最近幾周,川普对俄羅斯持續進攻烏克蘭的行為日益表示不滿。

法新社根據烏克蘭空軍的數據分析發現,俄羅斯在7月發射了創紀錄數量的遠程無人機,同時地面部隊也加速推進,進入此前俄方尚未宣佈吞併的烏克蘭地區。

烏克蘭緊急事務部門周三報告稱,俄羅斯對南部扎波羅熱地區一處渡假營地的炮擊已造成至少兩人死亡、12人受傷。

川普日前表示,已命令兩艘核潛艇部署至「該地區」,此舉源於他與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在社群網站上的爭執。

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所指的是「裝備核武器的潛艇」還是「核動力潛艇」,他也未透露部署地點,美國軍方通常對此類訊息嚴格保密。

俄羅斯周一首次就此次部署發表評論,呼籲各方「保持克制」。莫斯科隨後宣佈,將終止其自行實施的中程核導彈部署禁令,並暗示將考慮部署此類導彈,並聲稱這麼做是因為美國已在對俄打擊範圍內部署了類似武器。

俄烏戰爭三年來大事記

02:3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