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發布報告指出,超過12億青少年的童年正在面臨威脅,主要原因是武裝衝突、大規模貧窮現象和歧視女童。
非洲情況緊急
非洲西部和中部的兒童生存環境尤為惡劣。"童婚、童工和營養不良,這些只是奪走兒童童年幸福時光的糟糕生存環境的幾個例子而已,"救助兒童會德國分支負責人克魯格(Susanna Krüger)表示。
歐洲兒童最幸福
該組織對175個國家的兒童生存狀況進行研究,其中95個國家情況有所改善,但是也有約40個國家嚴重惡化。尼日爾依然排名最低,馬裡、中非共和國和乍得也只是比榜尾稍好一些。"新加坡、斯洛維尼亞和挪威孩子的童年相對較為無憂無慮,"報告稱。儘管在經濟、軍事或技術方面堪稱世界強國,美國(36)、俄羅斯(37)和中國(40)的排名卻並不高,低於所有西歐國家。
這份排名比較了營養不良狀況、受教育機會、飲食、健康以及極端暴力等方面的指數。救助兒童會尤其呼籲各國政府,努力為所有兒童創造良好的生活開端。"各國現在必須有所行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協議,為所有兒童毫無例外地創造未來",克魯格表示。
德國維持原有排名
該組織德國發言人凱普(Claudia Kepp)對德新社表示,德國在此項研究中的積分與去年一樣,並維持了12名的排名。與去年的報告相比,德國在新生兒死亡率方面出現微小退步。"背景是,德國媽媽的生育年齡有所增長,早產的風險也相應增加",凱普解釋道。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7年度照片,看到了最無辜的孩子在世界各處的戰爭、災難、偏見歧視與人生苦難中,如何生活。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Getty Images AsiaPac/K.Frayer她叫Zahra,今年5歲,住在約旦的一個敘利亞難民營裡。2015年,Zahra的父母帶著她和另外七個孩子逃離敘利亞的戰火。此後,他們一直住在帳篷裡。攝影師Muhammed Muheisen1981年出生於耶路撒冷。他拍攝過很多難民營的孩童。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M. Muheisen儘管他們在緬甸若開邦已生活了世世代代,但1982年軍政府剝奪了他們的公民權。羅興亞人在緬甸官方承認的135個少數民族中被排除在外。大多數孩子沒有就醫、就學的可能。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 M. Asad2017年9月20日,救援車抵達孟加拉灣附近的羅興亞難民營。自8月底以來,數十萬人在短時間內湧向難民營,他們一無所有。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Getty Images AsiaPac/K.Frayer非洲白化病兒童的命運時而成為攝影師拍攝的主題。迷信說法認為,白化病的兒童身體器官有「法力」,因此他們甚至面臨被獵殺的危險。
圖片來源: Ana Palacios坦桑尼亞半自治的桑給巴爾地區以穆斯林為主。因此,宗教當局禁止女性游泳,儘管非洲大陸的溺水率為全球最高。一些勇敢的女性發起了一個項目,讓小學女生能學習游泳。
圖片來源: Anna Boyiazis阿勒頗一片廢墟,霍姆斯如同末日,——令人聯想起核爆後的日本,或二戰末期的德國。在廢墟中,女孩維多利亞至少是倖存者,與父母兄弟回到無法再居住的自己的家。
圖片來源: Christian Werner/Zeitenspiegel漢娜與爸爸住在漢諾威林登區。她幾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出車禍去世了。她還太小,對那段時間沒有記憶。父親至今仍深受影響。有時,悲傷會悄悄地襲來。
圖片來源: Leona Ohsiek孟加拉的另一座羅興亞難民營。許多人在逃亡的路上即被殘忍的殺死。倖存者帶著巨大的創傷,坐成一排,等待援助。一位年輕母親想讓孩子透透氣。
圖片來源: Jacob Ehrbahn儘管在阿富汗並不普遍,但這個孩子很享受冬季運動的樂趣。一個援助組織的兩名工作人員2009年把他們的滑雪板帶到這個偏遠的山區,看來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
圖片來源: Andrew Quilty/Agence VU在西非,包括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讓——該國的經濟與文化中心,人們相信,雙胞胎有超能力。他們的母親把他們帶到清真寺,讓信徒從雙胞胎那裡得到額外的力量,——當然會獲得一點錢。
圖片來源: Anush Babajanyan失業率、犯罪率、少女懷孕率、吸毒、酗酒率居高不下,在英國的老舊工業區,許多年輕人面臨這樣的問題。政府的項目也未能給予大多數人新的生活前景。
圖片來源: Toby Binder女攝影師Yuliya Skorobogatova關注女性在家庭與工作之間艱難的平衡。
圖片來源: Yuliya Skorobogatova伊拉克摩蘇爾,2017年夏天。佔領這裡三年後,伊斯蘭國被趕了出去。伊斯蘭國佔領期間,這裡的人們成了人質。如今,孩子們仍要每天面臨瓦礫廢墟,與軍事人員的核查。
圖片來源: Zohra Bensemra/Reuters 石濤/謝菲 (德新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