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內蒙古新生使用統編語文教材 新政引發抗議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20年8月31日

內蒙古自治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將加強漢語教學,甚至用漢語授課的消息在當地引發輿論波瀾和抗議。許多蒙古族學者以及老師和家長擔心,新措施是政府強行加速同化進程的手段,不僅將令蒙古語陷入生存危機,也是剝奪蒙古人最後的民族身份的象徵。

Bildergalerie Ordos
批評者認為,當局加強漢語教學會傷害蒙古族人的民族身份象徵圖片來源: DW/Bölinger

(德國之聲中文網)自7、8月以來,內蒙古就風傳在當地民族語言授課的小學和初中,將使用全國的統編《語文》教材,政治課和歷史課也將改用漢語授課的消息,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許多蒙古族老師和學生家長紛紛在社群網站上表達不滿,蒙古語言和文化方面的學者也發表看法,指出新政策的問題。這些批評的聲音引起中國當局的警覺和打壓。當地許多老師和家長被當局告誡要慎言,有人在微信群表達不滿,群主很快被公安帶走。8月23日,中國境內唯一蒙文社群網站平台「Bainu」(蒙文「你好嗎」)被封。內蒙古大學副校長齊木德道爾吉教授委婉指出對現有民族語言教育做不當修改不利於民族團結的影片也被屏蔽。

廣泛不滿

據微信上傳播的影片和消息,近日在內蒙古通遼扎魯特旗,有學生家長為表達抗議,拒絕帶子女到蒙語學校報到,有家長聽說學校將用漢語教學的消息後想把孩子接回家,但學校卻不放人。在呼和浩特的內蒙古師大附中,許多新生開學後都沒有去報到。有家長在學校門口抗議,遭到警方粗暴干涉。

迄今為止,官方並沒有正式公佈在內蒙古小學和初中新生中使用統編《語文〉教材的具體實施方案,但內蒙古自治區於8月29日舉辦民族教育新聞發布會,由自治區教育廳廳長侯元宣佈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將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但其他學和其他年級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課時不變。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8月31日公佈的」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實施方案政策解讀」,甘肅、吉林、遼寧、青海、四川的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將從今年秋季開始使用三科統編教材,而內蒙古是分為三步走,從今年秋季起,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先使用統編《語文》教材,2021年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道德與法治》(政治)教材,2022年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歷史》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強行同化」

旅居德國的民運組織內蒙古人民黨主席席海明向德國之聲表示,這份解讀不過是新政策引起民眾強烈反彈後,政府為緩和矛盾使用的「緩兵之計」。他說:「過去蒙語學校裡是從三年級開始學漢語,但解釋和注釋都是用蒙語。現在的所謂雙語教育看起來彷彿早學漢語也沒什麼不好,但問題是,這是在搞強行同化,說得嚴重點就是文化上的種族滅絕。習近平想把所有的權力都拿在手裡,在民族問題上,在西藏地區實行嚴格的維穩政策,在新疆甚至出現建集中營這樣野蠻的做法。不說民族區域自治法,就是從憲法來說也是不平等的。漢人用漢語學習,蒙族用蒙語學習,這是人的自然權利。在內蒙古,人們雖然對草原遭到破壞,藍天變霧霾有不滿,但並沒有發生大規模反抗。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現在的做法就是逼著蒙古人造反,逼著蒙古人反抗,這樣的做法完全沒有底線。這是末日的瘋狂,還是有什麼緊迫性?香港問題造成和全世界對立,現在還沒有解決好,只是靠強行鎮壓。在西藏,共產黨想領導宗教,干涉人們的信仰。作為蒙古人,蒙語是身份的標誌,也是生命線,現在中共卻要干涉蒙古人說蒙語。要是不學蒙古語,那麼整個漢化就加速了,這可能就是中共的目的,在政治上搞大一統,搞所謂的中華民族。我看到有消息說,中共想到2025年,正式實行漢語化。」

1981年內蒙古學生運動主要領導者席海明圖片來源: DW

內蒙古是中國漢化程度非常高的自治區。1949年以後的大規模移民政策,包括1981年北京放鬆內地向內蒙古移民限制的「28號文件」,逐步造成了內蒙古現在超過80%的人口都是漢族的局面。如今,大多數蒙古族人也都說漢語,用漢語和漢人交往。在呼和浩特等內蒙城市裡,用蒙語接受教育的人在蒙古族中只佔極小部分,不過,席海明指出,在內蒙古西部牧區和東部許多地方,蒙族人還是習慣用蒙語思維,在家中也講蒙語,因此,蒙語授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新政策表現出一種違反常規的霸道和野蠻。「這樣的做法是違背憲法的。憲法說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次的做法感覺就是要加速同化,蒙古人說蒙語讓他們感到不放心。雖然我們覺得同化已經非常嚴重了,但他們覺得還不夠。按常規說,這是一個法治國家不應該有的事情,跟現代公民社會相距十萬八千里。他們老是給蒙古人扣上破壞民族團結的帽子,我覺得這次是中國政府在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民族分裂,壓迫蒙古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係。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以及「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十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第三十七條還規定「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班級)和其他教育機構,有條件的應當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

7月份,內蒙古大學的蒙古學專家央‧特古斯巴雅爾教授在《蒙古文化周刊》上發表文章,從憲法關於多民族國家和民族平等規定的角度指出,加強漢語教學會削弱蒙語母語教育,違背了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平等的規定。他還從語言學習的角度分析說,在小學一年級加強漢語教育時間,弱化蒙語母語教育,培養出來的會是有缺陷的「單語者」,或者兩種語言都不合格的「半語者」。該文後被屏蔽。

席海明認為,現在中國官方的做法是粗暴干涉人們的精神生活,踐踏人類社會的基本準則。他說:「蒙古人到現在為止都是在和平抗議,最多也就是不讓孩子去學校。但校方有壓力,必須達到多少孩子去上課的指標。我看到微信上有影片,派去的警察見到家長都哭了,因為他得把孩子抓到學校去上課。」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