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不應犧牲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
2003年11月14日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全球化的批判者將國際貿易、農業補貼及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壁壘等問題引入了公開討論。今年,世貿組織墨西哥坎昆會議失敗,民間組織的呼聲也十分引人注目。去年,第一屆歐洲社會論壇在義大利弗羅倫薩舉辦,當時的主要議題是迫在眉睫的伊拉克戰爭。而今年論壇的主題是發達工業國家削減社會福利措施,這一議題再次把工會同社會運動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德國金屬工業工會的施密特海納說:「工會並不反對全球化,我們只是對全球化持批判態度。關鍵在於,全球化應通過何種形式來實現。我們目前所經歷的全球化是新自由主義的產物,它意味著一切社會關係必須服從市場的需求,由市場主導一切,調控一切。」施密特海納認為,德國政府為適應全球化市場的挑戰而提出的「2010議程」改革計劃犧牲了勞動者和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他指責社會民主黨政府不再提社會福利國家的口號,而把著眼點放在如何使福利國家制度市場化。
預計將有來自六十個國家的五萬多人參加本次在巴黎舉行的社會論壇,他們主張歐洲社會應該是一個以維護公民的社會、政治、文化和生態權益為目標的社會,其中也包括世界貿易組織應繼續努力達成更公平的貿易協定,進一步開放貿易和服務行業。
主張徵收交易稅以援助公民的阿塔克組織的成員吉戈爾德批評了世貿組織的路線。他以轉基因食品進口問題為例,說明歐盟受到世貿組織的強大壓力。「70%的歐洲人不願消費轉基因食品,但還是有一些產品被允許進口。從這裡可以看出,世貿組織的主導思想是什麼。這個多邊貿易協定不是在推廣有益的標準,而是在為進口完全不必要的產品開綠燈。」
對於論壇的與會者來說,追求社會公正的歐洲是對抗以自由化和私有化為標誌的美國式全球化的答案。德國環境和自然保護聯合會出於反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也參加了本次巴黎論壇,該組織的米特勒強調說:「環保運動是全球化批判運動的一部分。因為我們的自然環境日益成為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的犧牲品。我們的經濟和貿易體制造成了許多不合理的現象,全球溫室氣體的三分之一產生於交通,比如德國生產的餅乾用飛機運到非洲,這是十分荒唐的事。作為環保團體,我們希望改變這種經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