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再用60億證明大眾對中國的深情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7月16日

擁有400萬人口的中國東北城市長春隨處可見大眾高爾夫汽車的標誌。每一根旗桿,每一個街角都懸掛著勝利進軍中國市場的德國大眾汽車的宣傳廣告。

7月15日,長春大眾轎車二廠奠基典禮上,大眾董事長親自掌鍬圖片來源: AP

高爾夫車型在長春投入生產同時標誌著大眾在華新的市場戰略的開端:不論是生產能力,投資額,還是車型,都將增加到原來的兩倍。大眾同中國一汽已在長春合作了12年,如今又在這裡為一座新廠舉行了奠基儀式。三年之後,這裡的汽車產量將提高到現在的兩倍,即66萬輛。這是大眾負責亞洲業務的董事魏斯格伯宣佈的消息。

魏斯格伯說:「新廠的任務是將生產能力提高兩倍,從而保證我們的競爭能力,不失去市場佔有率。我們擁有最先進的技術,高爾夫生產基地,以及嶄新的車型。」

繼高爾夫和奧迪A4之後,大眾將繼續在中國推出微型麵包車途安以及新款桑塔納,並將擴建上海生產基地。所有這一切將在今後5年內耗資大約60億歐元。大眾董事長皮舍茨裡德強調說,這筆投資並非來自大眾總部,而是通過與中國一汽和上海合作夥伴的合資經營獲得的贏利。

皮舍茨裡德:「我們對在中國的業務非常滿意。我們是唯一一個能夠以合資企業的贏利擔負全部新投資的企業。這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所望塵莫及的。」

隨同皮舍茨裡德一起前往長春的還有大眾監事會主席皮埃希以及大眾董事會的其他成員,以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儘管對沃爾夫斯堡來說,在華創建合資企業之初曾擁有過的50%市場佔有率,如今已成美夢一場,但大眾希望今年仍能夠佔有37%的中國汽車市場。然而,從絕對數字來看,中國對大眾來說仍是世界範圍內增長最快的市場。去年,大眾在中國一共銷售了50萬輛汽車,而只有德國的銷售量超過了中國。大眾總裁估計,5年之後,中國將超過德國的銷售量。

皮埃希總裁:「最大的市場是美國,其次是日本,德國位居第三。今年,中國超過了法國,現在名列第四。我想說的很簡單,用不了幾年,在中國的銷售量就會超過320萬輛。對大眾來說,中國在銷售方面現在已經是第二大市場了。」

然而,中國仍將是一個不簡單的市場。大眾在長春的合資企業僅佔有40%的股份,從而不得不忍受一汽同時與來自日本的競爭對手合作的現實。而配件供應也非常昂貴,使出口變得幾乎不太可能。

在德國汽車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的時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來自德國的托普費爾在澳洲参加亞洲青年環保會議時,對媒體表示,「如果中國的私人用車密度象德國那樣,便意味著將生產6億5千萬輛汽車。這樣,全世界的金屬和石油供給將不能得到保障。」托普弗的這番話,聽起來並不像在為德國的汽車工業在做廣告。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