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再談磁懸浮滬杭線:吳總為什麼生氣?

李魚2006年6月2日

從今年3月,磁懸浮上海杭州段被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委員會立項、進而得到人大批准,此後,人們就不斷在媒體上讀到有關磁懸浮的報導。開始時有報導甚至說,以西門子-蒂森克虜伯為主的德方磁懸浮財團拿下了修建長達170公里磁懸浮干線的訂單。此後不久,包括德國交通部長在內的有關人士又紛紛出來辟謠,說根本沒有這回事。

全球唯一的上海磁懸浮路段圖片來源: AP

的確,立項不等於拿合同。但立項卻給西門子-蒂森帶來較好的談判基礎。它可以此要挾對方,如果你不做這個項目,那便意味著,你沒有完成11個5年規劃派給你的任務,這個角色上海市一定不願扮演。於是,德方的手裡多了一張硬牌。對德方有利的另一張好牌是,計劃中的滬杭磁懸浮項目是上海2010年世博會總體設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歇菜的話,有傷世博會全局,有傷上海的面子,這也決不會是中國磁懸浮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吳祥明的第一選擇。


兩個本質上不同的磁懸浮項目

吳祥明主任的前一個項目是連接上海浦東機場至陸家嘴的30公里磁懸浮示範線。所謂示範,就是做給別人看的,全世界頭一份。這個項目裡,是德國人當家,德國人設計、規劃、管理、調式,中國人給的只是地盤,出的是技術上稱不上關鍵的人力。項目經過數年時間終於完成後,德國將全套成果作為產品轉給中方,換言之,上海磁懸浮是德國人將項目搬到上海來做,成果由上海接收。經磁懸浮專家的鑑定,上海磁懸浮項目從技術角度而言是相當成功的。但同時,為成功付出的代價也相當高昂。這個項目耗資大約10億美元,德國一方承擔了大約10%的資金。

現在要繼續的滬杭磁懸浮項目卻有別於前面的上海示範線。它不是全球第一條磁懸浮了,也就不能再示範。更關鍵的是,中國在滬杭線上將扮演項目的主要角色,不再像第一個項目裡只跑龍套,而是要承擔起組織、規劃、調動、調試等各類責任,順理成章的是,德方將退居供貨商的地位。


爭執焦點不是核心技術轉讓

從本質而言,滬杭磁懸浮更具商業行為的特點,中國是買主,德國是賣家。不過,經濟行為從來就不是單純的。這裡,首先牽涉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技術轉讓問題。德國不會買空賣空,不會一次性賣掉它的最尖端技術。於是,在德國總理梅克爾訪華期間,隨行的交通部長再三聲明,磁懸浮的核心技術決不會轉讓。

實際上,這話是說給德國國內大眾的,是要安撫一下,告訴他們,德國政府順應民意,急大眾所急,因此在艱難的談判中,寸步不讓,抵擋中方的凌厲攻勢。對中國而言,此言純屬多餘,所謂的核心技術即磁懸浮項目中的懸浮導向系統(蒂森克虜伯產品)不轉讓,早已是雙方達成的共識。懸浮導向系統是德方的殺手鐧,這一技術讓磁浮列車以每小時430公里的速度運行,僅浮起離車道幾毫米的距離。西門子中國總裁豪斯曼在接受「明鏡周開」採訪時表示,這樣的技術,估計中國人在5年內即便動用剽竊,也不會成功。

吳總為什麼生氣?

看來,德中雙方在磁懸浮滬杭項目上談不攏的不是「核心技術」的轉讓。談了兩個多月,應該早已深入到細節部分。磁懸浮涉及到的是非常綜合性的技術,供貨廠家也不侷限在西門子與蒂森。可以想像,談判的頭緒非常繁瑣,而且進展不順。吳祥明5月底會見到訪的巴伐利亞經濟與交通部長胡貝爾時甚至表示,如果德方提出的條件太苛刻,這條滬杭線就不會出現了。

吳祥明為什麼動這麼大的氣?估計是作為賣方的德國公司報價過高了。梅克爾訪華結束時不是說,同中國人談判非常艱難,但我們要「強硬」對待麼。 看來,德國公司在談判時遵守了這條總理原則。德方,尤其是企業方面,真心實意想把這個項目及早落實,這是他們向全世界亮出的標桿,是成績的體現。否則,光說,我繪製出了全世界最先進的圖紙,卻不能享用,也換不來金錢,留它何用?

吳祥明生氣,跟中方沒有料到德國人此次果真會如此強硬有關。中方也想辦成這個項目,中央都已經批了,上海不能將花了力氣爭取來的東西,那麼輕易地放棄掉,而且,前期投資也都做了,項目下馬無疑是一大敗筆。在低估德方的同時,中方對梅克爾來訪寄予了過高的期待。過去,總理總統訪問中國都是帶著禮物而來,簽訂單,劃保險,給個經濟部或發展部的補貼,都屬於禮尚往來的合理部分。中方對此也都習以為常。

只是目前的德國不景氣,明年增值稅上漲3%,國家財政窟窿越補越大,健康保險、退休金都不在有所保障,老百姓怎麼會同意拿稅款補貼一個經濟騰飛、日漸成為對手的第4經濟大國!而沒有國家的資助,企業只好將已付的投資,所有的虧損,加上可能是微薄的利潤,一股腦加到中方身上。這同中方預期的希望值相差太大,距離太遠,因此,雖然沒有人希望下馬,但下馬卻是未能排除的真實前景之一。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