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利馬氣候峰會 拖拖拉拉

文山/嚴嚴/(德新社、法新社)2014年12月13日

正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全球氣候峰會原定周五結束。與會代表連夜開會至周六凌晨3點半,決定會議再延長一天。當地時間周六上午11點,各國代表繼續進行會談。

Lima - COP 20
圖片來源: Reuters/E. Castro-Mendivil

(德國之聲中文網)目前,峰會面臨的最大阻力依然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分歧。本次峰會的目標是為一份全球性氣候保護協議的框架達成共識。而發展中國家的主要訴求,則是要求發達國家提供更多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氣候保護項目。

峰會主席、秘魯環境部長普爾加-比達爾(Manuel Pulgar-Vidal)急切呼籲與會的195個國家代表盡快團結合作。他說,利馬峰會必須傳遞出一個"信任與希望的強大訊號"。

會議的一大爭議點在於:2015年初,各國究竟應該就減排目標作出怎樣的承諾。此外,發展中國家還一直堅持爭取更大的話語權、爭取發達國家的資助承諾。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的代表說:"如果我們在這裡對最苦難國家的需求視而不見,那這就是個悲劇。"他要求各國盡快商討出一套機制,以對極端氣候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補償。而代表非洲國家發言的蘇丹談判代表在周六的會議上則說,如果沒有對窮困國家的經濟援助,他們就難以接受氣候減排的要求。

新興工業國究竟應該承擔怎樣的減排責任?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新興工業國的責任

德國談判代表弗拉斯巴爾特(Jochen Flasbarth)周六對德新社表示,本次峰會的談判進程比預想的要曲折,"但這並不一定是一場困難的談判。只是這會開得太長、太長。"

峰會的另一個爭議點則是新興工業國的定位問題。它們究竟是算發展中國家,還是要和發達工業國一同承擔氣候保護的責任?印度以及中國代表一直堅持,只有發達工業國才應該出於歷史責任而作出具有約束力的減排承諾。美國以及歐盟則認為,中國與印度人口眾多,排放總量分居全球第一以及第四位,如果只作出沒有約束力的減排承諾是遠遠不夠的。德國代表弗拉斯巴爾特透露,歐盟已經建議將這塊最難啃的硬骨頭留到今後的12個月中去解決。"這問題在這裡是沒有解決的希望的。"

目前,與會代表正在商討一份新的會議聲明草案。這份總長4頁、語氣軟化的草案,遭到了不少氣候問題專家的抨擊。科瓦齊希(Jan Kowalzig)認為,這份草案之無力,"已經達到了危險的程度"。而中國代表團則抨擊該草案「不公平」,「沒有體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區別」。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