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制定法律禁令淘汰華為?歐洲在考慮中

2025年11月23日

歐洲希望擺脫對中美的技術依賴,實現「數字主權」。對中國的技術依賴之一,是電信網路基礎設施。歐盟考慮制定一項禁令,但成員國會同意嗎?

歐洲數字主權峰會
出席歐洲數字主權峰會的政界、商界代表圖片來源: Kay Nietfeld/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周二(11月18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爾茨(又譯默茨)共同出席柏林的「歐洲數字主權峰會」。

「數字主權要付出代價,但依賴他國代價更高」,梅爾茨說道。馬克宏則表示,不希望歐洲成為美國或中國的「附庸」。「我們當然想要設計我們自己的解決方案」,他說道。

從人工智慧、半導體到雲計算——歐洲在科技、數字創新方面滯後於美國和中國。這也給歐洲大陸的經濟增長前景拖了後腿。

中國製造

歐洲對中國最為依賴的領域之一是電信網路基礎設施。許多歐洲國家使用華為、中興的產品。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馬佐克(Ilaria Mazzocco)表示:「只有很少數競爭者能與他們匹敵,而且成本要高昂的多。」

不過,彭博社報導稱,更多跡象顯示,歐委會正尋找途徑,促使歐盟成員國在其網路中逐步淘汰華為和中興。

卡內基歐洲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揚斯(Richard Youngs)表示:「長時間以來,歐洲政府僅從商業角度看待中國,如今則重新調整,將安全納入考量。」

2020年,歐委會曾推薦成員國採取措施,避免「高風險供應商」參與5G網路络。但這並非法律要求。

圍繞是否封禁華為,在德國一直是個爭議話題圖片來源: Roberto Pfeil/dpa/picture alliance

彭博社報導稱,歐委會副主席維爾庫寧(Henna Virkkunen)現在想要把這一推薦變成法律要求。歐委會媒體處未回復德國之聲的相關詢問。

歐盟似乎發出願意採取行動的訊號。今年早些時候,歐盟禁止華為游說人士與歐委會官員會面。隨後,針對歐洲議會一些議員展開一項涉嫌腐敗的調查,也涉及華為。

德國總理梅爾茨也在新近柏林的一次商業會議上表示:「我們在政府內部決定,只要有可能,將各處——比如5G網路——的元件都替換成我們自己生產的產品。並且,我們不會允許中國生產的元件進入6G網路。」

6G是移動通訊的下一代技術,預期將在2030年代推廣。

付諸行動的困難

目前,歐盟有13個成員國採取步驟,以某種方式限制華為的市場準入。不過,直到2024年,德國一直不願這麼做,因為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十分強勁。

倘若歐洲繼續推進措施,對華為、中興採取法律禁令,那麼,焦點可能會逐漸轉向替代供應商。

屆時,歐洲本土企業如芬蘭的諾基亞、瑞典的愛立信可能受到關注,但其成本將遠高於中國競爭者。這對於歐洲政府來說相當困難,因為經濟增長疲軟、公共債務居高不下。

尚須觀望,歐洲這一次是否會將言辭付諸行動。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