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宣佈退出《京都議定書》
2011年12月13日
肯特表示,《京都議定書》不包含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和中國,"這樣是不可能有效果的"。他說,"事實證明,京都議定書並不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之路。相反,它已經成為一種阻礙。"
肯特將簽署《京都議定書》稱作是前政府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
退出《京都議定書》只為逃避巨額罰金?
按照協定規定,打算退出《京都議定書》的國家必須提前一年做出聲明。肯特說,加拿大退出議定書可以節省因沒有完成減排目標而面臨的140億美元巨額罰金。
肯特說,如果想要達到《京都議定書》規定的目標,加拿大需要禁止所有的汽車上街,或者關閉全國範圍的農業產業鏈,再或者停止對全國每一座建築物的供暖。他強調,加拿大排放的溫室氣體不足全球總排放量的2%。肯特說,前政府簽署這項議定書的時候根本沒有打算真正達到議定書中規定的目標。
按照加拿大在《京都議定書》做出的承諾,同1990年相比到2012年加拿大應該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6個百分點。然而去年該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卻比1990年的水準高出35%。
肯特說,加拿大認為,如果阻止氣候變化的問題對每個國家都是公平的,那麼加拿大也擔負著相應的責任。他還說,如果其它國家也退出《京都議定書》,他不會感到驚訝。
中國說"很遺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偉民周二對加拿大宣佈退出《京都議定書》一事發表評論說,加拿大的做法與國際社會在氣候保護問題上的努力背道而馳,令人感到遺憾。
1997年制定的《京都議定書》是目前為止唯一一項以減排為目標的全球範圍的氣候保護公約。190多個國家簽署加入了《議定書》,但是《議定書》只對37個發達工業國家做出減排規定,而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沒有做出減排承諾。
加拿大成為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閉幕後第一個退出《京都議定書》的國家,也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簽署但後又退出《京都議定書》的國家。
訊息來源:德國國際通訊社、法新社編譯:洪沙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