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包浩斯與同濟聯合培養媒體碩士生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5年7月13日

從今年10月德國大學冬季學期起,位於魏瑪的包浩斯大學將與中國上海的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聯手起動媒體設計專業的中德雙學位研究生項目,學制為期兩年至兩年半,授課語言為德語和英語。

魏瑪包浩斯大學圖片來源: ZB - Fotoreport

「無論技術還是藝術,全世界都有一個傾向,那便是交流。跟越多的人交流,就能獲得越多的訊息與手段,在更多的訊息的刺激下,就會產生更多的想法,閉門造車勢必不合潮流。」

這是曾出任上海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影視製作主任的聶欣茹教授的一番感慨。聶欣茹和該學院現任院長林家陽都曾長年留學德國,如今成為中國教育界的弄潮兒。正是在這批昔日莘莘學子的推動下,魏瑪包浩斯大學與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的媒體設計合作項目在歷經大約兩年半的醞釀之後得以正式出台。

德國的魏瑪曾是1999年的「歐洲文化之都」,魏瑪的包浩斯大學曾一度是先鋒派藝術家們的薈萃之地。兩德統一後,成立於1860年的包浩斯大學在歷經長期的衰落和幾經易名之後,恢復原有的校名,成為一所公立綜合大學,並於1996年 創辦了媒體系,依舊弘揚著其創新和倡導新潮流的傳統。該大學媒體文化、媒體設計和媒體系統的三個專業的有機劃分在當時的德國首屈一指,也給於2003年底到訪該校的林家陽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萌生了合作的想法。媒體設計指的是新媒體的設計,目的在於滿足用戶對媒體的各種需求,是媒體領域的前沿學科。鑑於中國國內的教學體制及授課模式與德國院校間存在的差異,包浩斯大學與上海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的合作形式可謂開創了先河。曾於去年親自到包浩斯大學進行考察的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的對外聯絡負責人周曉蕊說,合作目的是為了雙贏。她說:

「就同濟大學而言,目的在於更多地將媒體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教學方法引入國內。媒體在國內發展迅速,市場巨大,教育必須跟進,因此希望通過與外國的合作項目發現深層次的內容,這是一個快捷的學習過程。」

中國巨大的發展空間正是吸引德方合作夥伴的決定性因素。現代都市上海與魏瑪古老小城間的鮮明對比將開闊德國學生的眼界,對此,包浩斯大學項目負責人媒體學教授格爾哈爾深信不疑:
「能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圍裡完成在這裡開始的作業是一大挑戰。有幸的是,中方也在探索自己的路,而不是模仿現成的設計流派。將中國文化與現代的設計原理有機結合,一定能誕生全新的設計精品。」

該項目獲得了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的資助,交換學生只需自理生活費,但美中不足的是首批錄取學生名額有限,德中各三名。他們必須擁有媒體設計專業的學士文憑,或同等學歷,最後兩個學期到交換國家完成畢業論文。

為了保證項目的正常運作,9月,格爾哈爾教授將親赴上海,他興奮地說,他現在就期盼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了。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