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匈牙利

匈牙利議會表決通過退出國際刑事法院

2025年5月20日

匈牙利議會於5月20日表決通過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提案,指責該機構「具有政治動機」。這一決定使匈牙利成為繼布隆迪和菲律賓之後,第三個退出該全球性司法機構的國家。

匈牙利議會
匈牙利議會周二(5月20日)批准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法案圖片來源: Marton Monus/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匈牙利議會周二(5月20日)批准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法案,理由是該機構「具有政治動機」。匈牙利成為繼布隆迪和菲律賓之後,第三個採取這一舉措的國家。

匈牙利總理奧爾班上個月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访問期間宣佈,作為歐盟成員國的匈牙利將退出國際刑事法院。儘管國際刑事法院對納坦雅胡发出了逮捕令,奧爾班仍接待了到訪的納坦雅胡。

國際刑事法院指控這位以色列領導人在加薩犯下戰爭罪——但納坦雅胡对此予以否認。

匈牙利議會在周二的投票表決中,134名議員投票支持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提案,37人投了反對票,7人棄權。

匈牙利外長西雅爾托(Peter Szijjarto)表示,一旦該決定被正式公佈,匈牙利將通知聯合國。

他聲稱國際刑事法院已經成為一個「受政治動機驅動的司法機構」,這是「不可接受的」。

他在一份聲明中說:「很明顯,匈牙利不應屬於這樣的組織。」

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生效日期為向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交存退出文書(通常是宣佈退出的正式信函)一年後。

上個月對匈牙利的訪問是納坦雅胡自2023年以來首次訪問歐洲。

國際刑事法院於去年11月對納坦雅胡和以色列前國防部長加蘭特發出逮捕令,指控他們在加薩戰爭中犯有反人類罪和戰爭罪——包括製造飢饉作為戰爭手段。

更多內容:國際刑事法院對以、哈領導人的逮捕令引起哪些反響?

國際刑事法院還對哈馬斯軍事領導人穆罕默德‧戴夫發出了逮捕令,但該案已於今年2月在戴夫死後被撤銷。

國際刑事法院成立於2002年,總部位於海牙,旨在起訴那些對世界上最嚴重罪行負責的個人,尤其是在各國不願或無力自行起訴的情況下。

共有125個國家批准了《羅馬規約》,即承認國際刑事法院的司法管轄權。

美國和俄羅斯並非成員國。以色列、中國和緬甸也未加入。

截至目前,只有布隆迪和菲律賓曾加入後又退出該法院。

匈牙利於1999年簽署了《羅馬規約》,並在兩年後奧爾班總統的第一個任期內批准了該規約。

(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