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和台北間的軟實力較量

2012年1月12日

共產黨治下的中國擁有核彈,氫彈和航母,GDP排名世界第二,評估這些彰顯國力的硬指標,台灣顯然自嘆弗如。但是,在政治,思想和文化的自由度方面,北京則遠不如台北。學者姚監復認為,軟實力競賽,大陸輸了。

Beschreibung: Kinder, 100 Jahre Republik China (Taiwan) Flash Bildgalarie 17-17 Datum:10.10.2011 Ort:Taipeh, Taiwan Fotograf: DW/ Shitao Li
圖片來源: DW

台灣立法:集會、結社、主張共產主義有自由

最近一輪的軟實力比賽中,台灣又一次贏了。11月10日在大陸新華社官辦的《參考消息》上,用了小豆腐塊版面,轉載了《澳門日報》的重要訊息:"台灣立法院2011年11月8日通過國安法條文中刪除人民集會、結社,不得主張共產主義或主張分裂國土,及人民入出境應經主管機關許可,違者處以刑罰的規定。"因為,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認為,"因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而禁止集會、遊行,違反憲法保障的集會自由及表現自由。"台灣當局真正兌現了思想自由、言論自由、遊行、示威、結社自由,包括主張共產主義的自由。這是真正的強有力的政治、思想、文化軟實力的體現,極有說服力。

中共六中全會決議沒有"自由"兩字

在台灣立法院通過展示軟實力的集會、結社可主張共產主義的法律條文之前的21天,中國大陸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六中全會,2011年10月18日通過了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定,這份冗長的文件中找不到"自由"兩個字。沒有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怎麼可能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文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是"社會主義",強調"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和"引領社會思潮",聲稱"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民調節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這樣的文件,隻字不提"普世價值",只講"社會主義",怎麼面對全球化的新世界和新時代的未來?這種思想上的自我禁錮,怎麼可能科學分析世情、國情和"吸收外來有益文化"、""借鑑國外優秀文化成果?"

這是一種限制、禁錮、打壓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的政治性文件,體現出一種沒有自信心、也沒有自尊心、自豪感的心虛膽怯害怕真理的心態,充分暴露出政治、思想、文化軟實力十分薄弱的被動招架之勢。

圖片來源: DW

台灣當局敢於允許"集會、結社主張共產主義",說明對自身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優越性的自信,敢於開放敵對的不同思想的自由。而大陸當局,只准講社會主義,畏懼、擔心、害怕思想自由,不敢提普世價值,一再強調"確保國家文化安全"、"要深入開展掃黃打非"、"依法懲處傳播有害訊息行為"、"嚴厲打擊網路違法犯罪"、 "依法懲處傳播有害訊息行為"、"嚴厲打擊網路違法犯罪"、要"築牢思想防線"、"牢牢把握正確導向。"這樣,就徹底關閉了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的人權之門。

因此,從台灣和大陸最近發出的兩個重要訊息,兩個法規看,台灣不怕共產主義,允許集會、結社有主張共產主義的自由,大陸害怕資本主義、批判、禁止宣傳普世價值,特別是劉曉波被判刑,艾未未被罰款。這樣兩岸政治、思想、文化軟實力的新一輪比賽結果是:台灣勝利,大陸失敗。

2012年政治軟實力競賽中,台灣又將取勝

在即將到來的2012年,海峽兩岸的領導人即將面臨換屆選舉。大陸的中共將舉行十八大,更換又一屆領導人,黨的總書記兼國家主席、軍委主席(或第一副主席),沒有競爭對手的習近平將毫無懸念地當選。唯一的民主程序上的進步,只有黨代會代表的差額選舉將差額擴大為15%。至於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常委、總書記的選舉差額是不是15%還未公佈。而台灣的總統選舉已經拉開了戰幕,國民黨的馬英九、民進黨的蔡英文,還有宋楚瑜都將參選。國民黨的蔣經國敢於開放黨禁,明知國民黨有可能在競選中下台,仍然決心放棄專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而大陸的共產黨強調"四個堅持",絕不放棄一黨專政的封建法西斯獨裁政治制度,繼承了幾千年皇帝指定太子的落後傳統,妄想黨天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遠遠落後於世界民主潮流,在政治軟實力競爭中遠遠落後於台灣和世界民主國家。

在即將到來的2012年,領導人選舉的民主程序的優劣比賽中,共產黨已經輸了,國民黨已經贏了,不論誰當選,全國老百姓看清了,誰真正講民主,誰的軟實力更強:誰能輸得起,下台又能上台;誰怕下台,遭到清算,死抓住權不放。

圖片來源: AP

事實證明。無論六中全會文件這樣大叫"軟實力",大陸軟實力的卻太弱了,太可憐了。

作者:姚監復

責編:達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