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會晤-德中關係再登高峰
2002年12月29日施羅德總理今天(12月29日)抵達北京,開始了為期三天的工作訪問。此行的核心固然是上海浦東磁懸浮的正式試運行,但也給了兩國以互相讚揚和探討國際問題的機會。
中國總理朱鎔基在人民大會堂與施羅德總理會晤時,把德國稱為中國「可靠的夥伴」。他指出,德中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他認為中國爭奪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權的過程證明了德國是可靠的夥伴。
施羅德總理在行前就說,德中關係,無論在政治方面還是經濟方面,都是「一流的」(erstklassig)。在北京,他表示同意朱鎔基的說法,他說,德中關係「好得不能再好了。」他認為,上海磁懸浮是「我們兩國間和兩國內最有意思的高技術項目之一」,他讚揚中國的工程師和工人在短短的22個月裡就完成了這個路段的建設,「很少人相信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能夠完成,」這31公里的路段歸功於中方的「勤勞和能幹」。
朱鎔基還對施羅德總理遵守諾言前來參加上海磁懸浮的試運行表示感謝。他強調說,他知道施羅德總理現在在國內特別忙,撇下德國國內的辯論前來中國,是特別不容易的。
會晤後,朱鎔基表示,磁懸浮在中國有「特別良好的未來」。據德新社報導,在12月31日磁懸浮試順利運行之後,朱鎔基將宣佈下一個磁懸浮工程。一般估計,下一個工程將是從浦東機場到杭州約200公里的路段。
施羅德總理星期一將與中國國家主席和新當選的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會晤。據新華社報導,會談的題目將包括伊拉克未來戰爭和北韓的問題。
此行是施羅德總理任期內第四次訪華。當年,柯爾總理頻頻訪華,被德國媒體戲稱為「Chinakohl」(「中國柯爾」-此詞的德文原意又是「中國白菜」)。社民黨上台後,並沒有任何忽視與中國關係的跡象。相反,施羅德總理訪問中國的頻率同樣很高,德中關係繼續良好發展。
最突出的例子是,在北約導彈誤擊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之後,施羅德總理原定的中國正式訪問不得不推遲,但施羅德在這最難堪的時候仍然單獨前往中國,作為第一個在那時前往中國的北約國家領導人,前去道歉與解釋,儘管此事與德國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可見在這位總理的心目中,德中關係是何等的重要。
此後,德中雙方在國際場合中相互支持,德國支持中國申奧,申請世博,中國支持德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德國現在獲得了兩年理事資格)。此次雙方總理在北京的互相讚揚並非完全是外交辭令。雙方都認為,磁懸浮的成功具有兩國關係的象徵意義。
(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