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瘦身」

2014年5月6日

中國的首都已擁擠不堪。有報導稱,為抒解北京的壓力,企業和政府部門將被遷出。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如若確有此事,這將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Verkehr in Peking
圖片來源: ddp images/AP Photo/Larry Downing, Pool

(德國之聲中文網)北京要"瘦身",部分在京政府機構將被遷出,這是北京全城數周以來的熱門話題。據中國《財經》雜誌近日報導稱,這些機構將遷往鄰近城市保定和廊坊。消息一出,兩市的房價迅速暴漲。中國政府立即出來辟謠。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如此之快?因為如果首都不再擁擠不堪,那北京人應該喜聞樂見才對。汽車在馬路上經常以步速前進。空氣品質一年不如一年,水資源也日益緊張。在已擁有2100萬人口的北京,每年還會增加43萬來北京碰運氣的外地人。甚至於官方任命的專家委員會不久前也將北京稱為"不宜居城市"。為採取補救措施,至少5百萬人必須要搬離北京。若能減負的話對北京來說應該是件好事。

借討論"試水"?

許多人指出,辟謠並不是北京的最終表態。老百姓則繼續討論:哪些部門將被遷出;多少人不久將要搬離。引人注意的是部分官方報紙也積極參與討論。畢竟政府真正無意提起的題目是不會反復更新地出現在官媒的顯著位置的。這場討論到頭來也許甚至是政府的"試水"行為?因為3月初,人民代表大會決定要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在未來7年內使1億人進城落戶。該計劃的一部分就包括北方京津冀一體化。保定和廊坊也被涵蓋其中。

在已擁有2100萬人口的北京,每年還會增43萬「新北京人」圖片來源: AP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希望對北方進行徹底改造,實現協同合作的經濟圈。保定將為企業、研究和教育機構提供11.5萬公頃的用地。據保定市長馬譽峰稱,全市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園區將達到34個。那裡肯定有部分政府部門的一席之地。

出於生態原因而遷都

有關中國首都的討論已非新鮮事。近年來,中國科學家多次建議遷都、甚至重建新都,主要出於生態原因。說起遷都,中國人可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僅德國,奈及利亞、巴西和寮國均有遷都的經歷。中國歷史上也曾多次遷都,但只是在朝代更迭的時候。因此現在向老百姓傳達整個政府遷址的消息頗有難度。

由此看來,將保定和廊坊並入的環北京都會圈確實是更好的方案。如果能通過就業和相應的文化休閒服務吸引民眾,那麼百姓就會自願搬去那裡。因為特別是年輕人想去大城市,就是因為那裡有較高的生活品質。

北京面臨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圖片來源: Reuters

政府在保定具體有何計劃,目前無人知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龐大政府機構中的部分得以遷出,那至少這是一個開始。北京不能再這樣發展下去,這一點毫無疑問。迄今為止,城市規劃者一直設法通過新建環行路來緩解人滿為患的問題。北京七環路目前正在建設中。建成後,該環行路將長達900公里,也就是漢堡到慕尼黑的距離。它的名字是:大外環。

弗朗克澤林(Frank Sieren)是德國之聲的中國特約記者,已經在北京生活了20年。

編譯:安靜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