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釋放全部在押訪民

2012年12月5日

北京周二釋放了全部集中關押的訪民。在訪民處境備受關注的今天,分析人士認為,當局的做法有著積極正面的意義,但希望步子邁得更大些。

Petitioners chant slogans as they protest outside a court house during annual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 Beijing, Tuesday, March 9, 2010. A group of petitioners, mostly from Hong Kong, held a protest outside a court house for unfair trial and corruption. (AP Photo/Andy Wong)
2010年3月人大期間訪民表達意見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二,也就是中國全國法制宣傳日當天,數千名被關押的訪民獲得釋放。最早披露這一消息的長期關注訪民權益的「天網」創辦人黃琦對德國之聲證實說,周二晚上大約7點半左右,北京上訪集中地一次性釋放了全部訪民。

對本次放人的數量人們沒有統一的說法,據"權利運動"網站負責人胡軍瞭解的情況,周二送了50至60車人,數千人的量是有的。黃琦說,可能有4千至1萬人。但他表示數字並不 重要,重要的是"昨天在法制日這天,在押訪民全部獲釋"這一事實。

天網創辦人黃琦圖片來源: AP

北京一改以往的做法

中國每個部委都有信訪部門,來京的上訪人士會被送往集中地馬家樓或久敬莊,還有一些敏感地區的派出所也會就地抓人送往那裡,比如北京南站就是上訪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

以往的做法是,進入馬家樓或久敬莊後,一般情況下是不放人的。當局會通知有關地區的駐京辦事處,接走相關訪民。訪民在被關押地,也就是所謂的"黑監獄"一般只住幾天,就會被駐京辦接走,押送回原籍。馬家樓或久敬莊實際上只是個關押上訪人士的中轉站。不過這回的做法不同以往,中轉站沒有等待有關部門來接人。

分析人士指出,周二釋放信訪人士的做法可能同數天前北京一個法庭調查截訪人員的案子有關。本月初,《北京青年報》報導稱,10名河南截訪辦事員因肆意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而被法庭判處至一年半的有期徒刑。《中國日報》英文版隨後站出來更正說,該案確實存在,但法庭沒有做出判決。雖然以上兩篇文章先後都被刪除,但截訪過程中侵害上訪人員基本權利的做法卻普遍引起關注。 胡軍分析說,原先是拿來做秀用的,但卻沒有想到引起很大的反響。有關該議題網上出現50多萬次的評論。

"官方的舉動是積極善意的"

黃琦認為,周二官方的做法可以理解為積極的、善意的,希望步子邁得更大一些:"不管官方昨天一時釋放訪民是一時的作秀,或是今後這會經常發生的一個行為,在法制日這樣做,官方是有一定考量的。按照法律治國的理念,不能對訪民進行非法關押。所以,我們認為官方的舉動是積極和善意的。但我們希望中共官方的步子再走大一點。我們認為步子大一點,不會給中共帶來負面的東西。只有中國走向平穩民主化,才是我們全民族的利益。"

然而,官方的善意行為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真正改變訪民的命運,人們目前並不知曉。訪民沈志華昨天晚上沖出了久敬莊。她對德國之聲說,今年已是第5次來京上訪。來自浙江的她曾兩次被送到精神病院,三次拘留。周二早晨,他們聽說央視《焦點訪談》在宣傳法制日當天要錄製節目,就一大早往央視趕,結果途中就被警察攔下,送到久敬莊。當天晚上,久敬莊"大赦"訪民,沈志華獲釋了。但她說,她並不知道,今後的日子怎麼過,路該怎樣走,警察還在抓她,她仍然在街上流浪。

作者:李魚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