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重申堅持清零 專家擔憂拖累中國經濟

2022年5月6日

專家們擔心中國的嚴格防疫策略將給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帶來巨大壓力。野村證券分析師預估,單是大規模核酸篩查的成本可能就高達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3%。此前一天,北京重申要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政策。

Symbolbild I Containerschiff
惠譽國際評級將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從4.8%下調至4.3%。中國今年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是5.5%。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經濟專家本周五(5月6日)發出警告指出,中國嚴格的抗疫措施會給經濟帶來嚴重影響。野村證券分析師周五預估,單是大規模核酸測試的成本可能高達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3 %。

就在前一天(5月5日),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就新冠疫情召開會議。根據財新報導,習近平主持這場會議併發表講話稱,要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決同一切歪曲、懷疑、否定中國防疫方針政策的言行作鬥爭。

上海大約有2500萬居民,他們已經接受了多輪核酸篩查,而北京也連續進行了多輪區域核酸篩查。野村證券分析指出,要求一半居民每三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的成本約為GDP的0.9%,如果90%的居民每兩天做一次核酸的成本約為GDP的2.3%。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表示,傳播能力很強的奧密克戎可能會引發更多城市採取封鎖措施,若是將限制措施擴大到中國各地,可能會受益「有限」,成本「很高」。

更多閱讀:看衰市場後洪灝被證實離職 中國經濟實情如何?

此前,野村證券將中國全年GDP增速預期從4.3%下調至3.9%,理由是經濟前景惡化,中國的新冠清零策略造成負面影響。惠譽國際評級也將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從4.8%下調至4.3%。中國政府今年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是5.5%。

彭博社指出,習近平周四重申要堅持「動態清零」方針之前,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負責人福奇(Anthony Fauci)表示,從長遠來看,中國的病毒封鎖不太可能成功。在中國國內也有一些人開始質疑,4月份中國經濟活動急劇萎縮,為了遏制病毒採取嚴格的封鎖措施,由此導致的供應鏈中斷的做法是否合理。不過中國衛健委表示,病毒和疫情才是拖累經濟的主要原因。根據搜狐新聞,上周五(4月29日)國家衞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必須要認識到,疫情、病毒才是拖累經濟的罪魁禍首。

更多閱讀:上海微解封後彷彿回到「80年代」 北京推遲中小學生返校

彭博社指出,中國在封鎖期間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的主要策略是,讓企業和工廠「閉環營運」維持運轉,工人們在工作地點或附近工作和生活。有官員本周表示,這會讓上海70%以上的工業製造設施恢復生產,660家「關鍵」工業企業中大約90%已經恢復生產。

根據中國國家局4月30日公佈的最新統計,中國製造業與非製造業活動皆跌至2年多來的最低水準,幾乎逼近武漢疫情爆發之時。

包括陸挺在內的野村證券分析師們周五在一份備忘錄中寫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周四的會議後發布的內容中,並沒有涉及之前的承諾,即「調和」疫情防控戰略與經濟增長,以及努力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努力將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至最低。聲明寫道:「很明顯,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不會放棄其動態清零政策。」

(法新社,路透社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