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0603 nato russland

Hagedorn, Anke2008年3月6日

俄羅斯繼任總統梅德韋傑夫在對外政策上是否會做較大改動?觀察家們對此的答案是否定的。畢竟梅德韋傑夫是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丁一手提拔的理想接班人。北約各成員國外長將於3月7日在布魯塞爾進行會晤。主要議題是分析莫斯科今後的外交走向,以及在成立於1997年的俄羅斯-北約理事會裡如何處理北約同莫斯科的關係。

梅德韋傑夫將有什麼新的外交風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2002年5月28日,當年的北約秘書長羅伯森不無自豪的宣佈北約-俄羅斯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羅馬召開:「北約-俄羅斯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的重大意義是不容忽視的:20個國家作為地位平等的夥伴為實現共同的目標,即保障世界的和平與安全,走到一起進行磋商。過去近半個世紀裡產生過的敵意、恐懼、猜疑從此一筆勾銷。昔日的敵人今天成了友人!」
早在1997年,也就是北約第一次東擴前夕,北約和俄羅斯簽署了合作協議,就成立北約-俄羅斯理事會達成一致,這也標誌著冷戰徹底結束。"19加1"是當時的理事會模式。然而在接下來數月的磋商與會談中,北約與俄羅斯在複雜的"雙主席制"問題上僵持不下。莫斯科甚至指責北約故意製造了"19對1"的局勢。 2002年初,當時的英國首相布萊爾提出了"20國機制"的建議,把俄羅斯作為地位平等的夥伴對待。北約-俄羅斯理事會也在2002年5月應運而生。當時"911"事件剛剛發生不久,成立這一理事會是改善東西關係的重要步驟。美國總統布希強調:「我們向爭取自由的新俄羅斯伸出友好的雙手,並願意同俄羅斯對抗共同的敵人。我們希望能夠建立和平和友誼。」
當時的德國總理施羅德觀點同布希基本一致:「北約同俄羅斯在羅馬簽署的共同聲明使雙方關係得到了加強和改善。東西方之間的敵對已經成為歷史。而對我們德國來說,布希總統和普丁總統在德國聯邦議院發表關於徹底結束冷戰的重要講話,有不同尋常的象徵意義。」
通過北約-俄羅斯理事會,莫斯科政府可以在重要問題的決定上,如反恐、減裁軍備等,參與意見。也可就其他一些議題在理事會內部進行討論,如禁止擴散生物、化學和核武器,重大自然災害的防護,海難救援工作,以及一切克林姆林宮認為重要的題目。 成立於羅馬的北約-俄羅斯理事會並非授予俄羅斯同北約成員國同等的權利。北約內部事務仍由現在的26個成員國討論決定。俄羅斯也不得使用否決權推翻北約決議。 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每年舉行2次由外長、國防部長以及軍方司令參加的會議。理事會委員會每個月進行一次軍事合作的協調工作。 北約希望能夠通過建立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支持俄總統普丁的親西方立場。然而雙方很快就在一些問題上發生分歧。北約東擴,以及美國計劃在歐洲設立導彈防禦系統引起俄羅斯強烈不滿,認為是對俄國家安全的威脅。美國的解決方案是:可以同俄方交換重要的訊息,俄羅斯也可以指定導彈發射台的位置。莫斯科的回應很乾脆:不必了,謝謝!現在就要看即將上任的總統梅德韋傑夫是否能被美國說服了。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