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韓再試射巡弋飛彈 欲改善援俄武器品質?

2024年2月14日

北韓週三再度向日本海發射多枚巡弋飛彈,也是今年以來第五次。韓國專家認為,這背後可能與北韓和俄羅斯加強合作,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有意改善出口的武器品質有關。

2月14日,韓國首爾車站前的民眾,正在觀看電視新聞中的北韓發射飛彈報導。
2月14日,韓國首爾車站前的民眾,正在觀看電視新聞中的北韓發射飛彈報導。圖片來源: Ahn Young-joon/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韓軍方週三(2月14日)表示,北韓當天在朝鮮半島的東海岸,朝向日本海(東海)方向發射了多枚巡弋飛彈,這也是今年以來的第5次。除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近期不斷加強對南韓的批評外,有南韓專家認為,這些試射很可能是為了要將武器運往莫斯科,供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使用。

路透社報導,南韓參謀長聯席會議 (JCS)週三表示,這些飛彈於當地時間週三上午9點左右,在北韓東部沿海城市元山附近發射。

參聯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加強監視和警戒的同時,我們的軍隊正在與美國密切合作,並密切監視來自北韓的其他跡象和活動。」

試射目的在援俄?

北韓頻頻試射這些巡弋飛彈也引發了專家的猜測,懷疑北韓正對這些武器進行測試,然後再將其運往莫斯科供烏克蘭戰場使用。

韓國智庫「世界朝鮮問題研究所」所長、脫北者出身的研究員安燦一告訴法新社:「據信,北韓去年向俄羅斯出口了大量多管火箭發射器。」

他補充說,部分出口武器可能存在品質問題,最近的一系列測試可能是金正恩領導人「在採取行動解決這個問題」。

與彈道飛彈不同的是,目前聯合國對平壤的制裁中,並未包含巡弋飛彈的測試。巡弋飛彈往往由噴射推進,其飛行高度比更先進的彈道飛彈還要低,這使得它們更難被發現和攔截。

南韓和美國方面則指責北韓藉由向俄羅斯提供武器,換取俄方對北韓衛星計畫的技術支持,違反聯合國的一系列制裁。

在國防以外的領域,平壤也與莫斯科的距離越來越近。近幾個月來,平壤和莫斯科加強了關係,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去年9月罕見地訪問俄羅斯,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丁。

另外,一群俄羅斯遊客上週五(2月9日)抵達北韓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這是自2020年新冠大流行導致邊境關閉以來,北韓第一批已知的外國旅遊團。

俄羅斯在2021年入侵烏克蘭後,遭到以西方為首的國家實施多項制裁,俄羅斯民眾前往歐洲或美國旅遊也變得更加困難。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去年訪問平壤時,便表示可以推薦北韓作為國民的旅遊目的地。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去年也曾訪問北韓,圖為拉夫羅夫去年11月參加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會議。(資料照)圖片來源: Boris Grdanoski/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金正恩態度強硬

自今年初以來,金正恩多次公開表態稱南韓為北韓的「主要敵人」,拋棄了致力於統一和外聯的機構,並威脅「哪怕是0.001毫米」的領土被侵犯,也會發動戰爭。此外,平壤還加強了武器測試力度,包括巡弋飛彈、「水下核武系統」和固體燃料高超音速彈道飛彈。

今年1月,北韓在由南韓控制的2個邊境島嶼附近發射砲火,促使南韓進行實彈演習並下令居民疏散。當時南韓總統尹錫悅誓言,如果平壤發動攻擊,南韓將做出強烈回應。他還向南韓部隊表示,在受到挑釁時應「先採取行動,稍後報告」。

自2022年上任以來,尹錫悅加強了與美國和日本的國防合作,包括擴大聯合演習,以應對平壤日益增長的威脅。

韓國智庫「世宗研究所」朝鮮半島戰略中心主任鄭成長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今年底美國將舉行總統大選,北韓可能會利用美國的政治僵局加大挑釁力度。

他認為,北韓可以「基於對核能力和飛彈能力進步的信心,對(南韓)白翎島、大青島和小青島進行攻擊」。

今年1月,北韓官媒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帶著女兒視察一座飛彈工廠。(資料照)圖片來源: Yonhap/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日本首相將訪韓

隨著朝鮮半島局勢再度緊張之際,日本富士電視台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正在考慮3月20日訪問韓國。

據富士電視台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導,岸田尋求在4月韓國國會選舉之前,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會面,預料將討論包括北韓在內的問題。

岸田文雄上一次訪問韓國是在2023年5月,時隔12年再度重啟日韓「穿梭外交」,決定將雙邊歷史恩怨擺一旁,針對涉及共同利益的議題合作。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於去年5月訪問韓國,並與南韓總統尹錫悅會晤(資料照)。圖片來源: Jung Yeon-je/AFP/AP/picture alliance

(綜合報導)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