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韓核問題:又是狼來了?

德國之聲中文部 舒欣2005年2月11日

北韓官方周四宣佈擁有核彈,證實了國際社會長期以來的猜測。平壤政府稱,擁有核武器的目的是抵禦在其看來美國越來越敵對的態度。美國政府對北韓的舉動表現出輕鬆的態度,並駁回了平壤的指責。而平壤共產黨政權唯一的盟友中國則報之以沉默。國際社會紛紛對朝鮮半島局勢的發展表示關注和擔憂。

又出來嚇唬人?圖片來源: AP

國際社會反應低調

北韓曝出的核彈新聞雖然響聲巨大,但在國際社會引起的反響卻出人意料比較低調。特別是北韓的直接對手美國的反應明顯謹慎。政府發言人邁克萊恩冷靜地表示,華盛頓早就懷疑北韓擁有核武器,而且也習慣了北韓人這樣的戰術。國務卿賴斯只是警告平壤,繼續發展核武器只能導致自身進一步被國際社會孤立,就好像北韓現在不是最受孤立的國家之一似的。只有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表示了擔憂:「看一看北韓這個獨裁政權,人們就不得不擔心,一旦它擁有了此類武器情況將會怎樣。」

但在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上查無實據的經歷顯然讓拉姆斯費爾德變得謹慎了,他立刻補充道:「沒有人知道北韓是否真的擁有核彈,對此我沒有可靠的訊息。」

韓國是直接受到北韓核武器威脅的國家。韓國副外長表示,「我們估計北韓是為了提高談判的籌碼份量。但是如果北韓採取進一步行動,事態就非常嚴重了。」韓國外長潘基文在華盛頓說,談判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渠道,韓國不會容忍北韓擁有核武器。

日本呼籲北韓回到談判桌旁。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稱,在對平壤倉促制裁前日本將對事件詳加考慮。小泉表示理解要求制裁的呼聲日漸高漲,但政府首先要做的是與其它國家合作促使北韓回到談判桌旁。韓國對平壤的聲明表示遺憾。

中國政府的反應值得玩味

中國是北韓唯一的盟友,也是六方會談的東道主。北韓現在宣佈終止會談。平壤政府的聲明令北京處境尷尬。

針對北韓稱有核武器的聲明,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周四(2月10日)只是簡短地說:"我們希望六方會談能夠繼續進行。我們正在對局勢給予密切的關注。"

迄今為止北京政府一直呼籲對北韓多些耐心,並稱不知道北韓擁有核武器。現在平壤的舉動讓北京很丟臉。六方會談一旦失敗,對中國來說意味著顏面大失,並且會感到很受侮辱。平壤冒的是失去它唯一盟友的風險。儘管如此中國政府也不大可能在聯合國安理會中支持對北韓進行制裁。

現在局勢的發展取決於中國和美國是把北韓的聲明視做戰術恫嚇還是把它當真。白宮和美國國務院的方針是:只要北韓不改變做法,美國就不會改變政策,不會進行雙邊會談,不會向北韓提供援助。華盛頓政府圈內甚至對北韓出人意料的坦白作出了積極的反應。有人認為,北韓只是在吸引注意力。

北韓在核訛詐方面經驗豐富,並且早已嘗試了各種手段。獨裁者金正日受到壓力的時候就會使出這一招。迄今為止布希總統沒有受其影響。看來華盛頓擔心的不是北韓成為核國家,而是北韓會出售其核技術。核武器擴散是平壤不能跨越的底線。因此當美國人在利比亞的貨輪貨櫃内發現了來自北韓的鈾-已烷-氟化物的蹤跡時,所有的警鐘都敲響了。這是提煉濃縮鈾的原材料。中國看來也大吃一驚,因為兩名美國特使獲准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本人匯報此事,實在是一種殊榮。

美國CSIS太平洋論壇主席拉爾夫.考薩警告說,北韓已經跨過了一道重要的門檻,美國忽視北韓發出的這一明白無誤的訊號是愚蠢的。

美國人寄希望於北京政府能夠讓北韓人消除訛詐的荒唐念頭。但是引人注目的是,華盛頓缺乏自我批評的意識。一方面是佔領伊拉克、威脅伊朗,另一方面卻對北韓不停製造裂變物質並宣佈自己是核國家熟視無睹。無視來自平壤的威脅、僅僅寄希望於獨裁者不久就又恢復談判,這不是正確的戰略,不能迎接挑戰。現在美國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促使北韓回到談判桌旁來,同時又不給公眾造成平壤由於訛詐而得到獎賞的印象。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埃倫利稱:沒有時間限制,談判沒有時間表。

國際社會紛紛對北韓的聲明表示不安。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呼籲北韓重回談判桌旁。澳洲总理霍華德認為,北韓人可能在誇大其詞,北韓退出六方談判的聲明只是想訛詐。

德國總理施羅德對停止朝核問題六方會談表示非常遺憾,他說,西方國家必須敦促重開會談,北韓政府應當更關心它的人民而不是核武器。法國、俄羅斯和英國也對朝鮮半島局勢的發展表示擔憂。

德國基爾安全政策研究所的約阿西姆.克勞澤認為,北韓非常有可能近期內進行核武器試驗。黑森和平與衝突研究基金會的安全政策專家約漢斯-阿西姆.施密特也認為,北韓近期內進行核試驗是可能的。他認為,只有當北韓進行了核武器試驗,其核威懾才是可信的;只有北韓進行了核試驗,才能夠在原則上視其為「核大國」。施密特估計,北韓現在應該至少有了六到八個核彈頭。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