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2024年伊始朝鮮半島局勢依舊緊張。本周五(1月5日)當地時間上午,平壤向朝鮮半島西部海域兩個島嶼附近發射逾200枚海岸炮。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稱,這些炮彈落入北方界線(NLL)北邊一側,在延坪島和白翎島無居民受傷。韓聯社報導,延坪島和白翎島當天向居民發布疏散令。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與北韓發射海岸炮相關。有當地居民告訴美聯社,疏散措施與韓國計劃周五在附近海域舉行軍事演習相關。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發言人李成俊(Lee Sung Joon)接受路透社採訪是表示,韓方認為 「危機升級的責任完全在北韓一方」。他說:「這是威脅朝鮮半島和平的挑釁行為……我們以最強烈的措辭敦促他們(北韓)立即停止這些行為。」
炮彈落在哪裡?
平壤發射的炮彈沒有擊中陸地,而是落在延坪島(Yeonpyeong)和白翎島(Baengnyeong)海域附近。這兩個島嶼屬於韓國但靠近北韓本土,位於韓朝有爭議的海上界線北方界線(NLL)沿線附近。1953年朝鮮戰爭後聯合國設定了這條界線,NLL緊貼北韓海岸,而不是北韓方面提出的韓朝非軍事區的延伸。在2010年11月,北韓在與韓國的對峙中炮擊延坪島,造成4名韓國人死亡。這個小島面積不到八平方公里,居住著約2100民眾。北韓上次向延坪島附近海域發射炮彈是在 2022 年 12 月。
2018年韓朝雙方簽訂一項軍事條約《919軍事協議》,劃定了海上緩沖區,以防止發生衝突事件。然而,在北韓去年 11 月向太空發射了一顆軍事偵察衛星之後,韓國方面叫停履行該協議的部分條款。北韓隨後宣佈取消所有避免衝突措施,並在邊境地區部署新軍事裝備。
北韓軍力有多強?
波昂國際衝突研究中心(BICC)就全球軍事化程度進行研究,由於無法掌握和查核具體數字,北韓沒有被列入正式的指數排名,但根據研究人員的估算結果,2022年,北韓是世界上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國家。BICC的數據顯示,在軍事開支和人員類開支方面北韓排名全球第一。在重型武器領域,北韓僅次於以色列排名第二。據BICC稱,儘管北韓的陸海空三軍的裝備老舊過時,但北韓擁有一支與其國土面積不成正比的龐大軍隊。2020年,每1000名居民中就有近50名現役軍人。在總人口大約2600萬的北韓,僅陸軍就有超過一百萬名士兵,這個數字相當高。北韓軍方的許多坦克、飛機和火炮系統都是前蘇聯或中國生產的。北韓擁有射程達1.3萬公里的導彈。此外,據估計,截至2022年底,平壤擁有大約可製造50枚核彈頭的材料。
哪裡能看到北韓的武器?
平壤的彈道導彈不僅落在鄰國韓國門前,據信,俄羅斯也在俄烏戰爭中使用了北韓的武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 John Kirby)本周四(1月4日)在白宮表示,美國情報顯示,北韓前不久向俄羅斯提供了彈道導彈發射設施以及相應的彈道導彈。新年前後,俄羅斯已開始多次向烏克蘭發射這類導彈。柯比說:"北韓明顯提升了對俄羅斯的支持力度,這一發展令人擔憂。"曾任駐歐美軍總司令的霍奇斯(Ben Hodges)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很明顯,中國、北韓和伊朗都在支持俄羅斯," 他補充說:"幸運的是,初步審查階段表明,北韓的武器品質還蠻差。"
2022年才過了一個月,北韓就已經進行了七次導彈試射。根據目前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北韓被禁止測試所有彈道導彈,而短程、中程和遠程巡航導彈則不在此限。儘管遭禁,北韓本月的試射項目仍然包含了中程和短程的彈道導彈。此篇文章將帶大家看看,近幾年北韓曾經發射過的各種導彈。
圖片來源: Yonhap/Picture alliance北韓官媒朝中社1月31日發布的照片,顯示曾於周日(1月30日)試射火星12型中程彈道導彈(IRBMs)。這種導彈的威力足以擊中美國領土關島,這也是北韓本月至目前為止進行的第七次武器試驗,南韓和日本皆對於北韓此次發射表示譴責。
圖片來源: KNCA/REUTERS1月17日,北韓從首都平壤的一個機場發射了兩枚疑為KN-24型的短程彈道導彈(SRBM)。據北韓官媒報導,這兩枚導彈「精確地擊中了該國東海岸的一個島嶼目標」。分析人士表示,這些導彈最後一次測試是在2020年3月,目前似乎已經進入大規模生產和軍事單位的部署。 KN-24導彈類似於美國的MGM-140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並能夠以比起傳統彈道導彈更平坦的彈道飛行來躲避導彈防禦系統。
圖片來源: Lee Jin-m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北韓官媒朝中社發布照片稱,北韓國防研究院於2022年1月11日在一個未披露的地點進行新型高超音速導彈的試驗,據傳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也出席了此次試射。高超音速武器的飛行高度通常比彈道導彈要來得低,專家表示,高超音速武器的主要特點不是速度,而是其機動性,這可以幫助它們躲避導彈防禦系統。這是北韓本月第二度試射此種導彈。
圖片來源: KCNA/KNS/AFP2022年1月5日,韓國軍方稱北韓從北部的慈江道向東海發射了疑似是彈道導彈的物體。北韓官媒朝中社隨後發布報導,指北韓進行了新開發的高超音速導彈試射。北韓於2021年9月首度試射此種導彈,《朝中社》指出,這次發射再次確認了導彈在主動飛行階段的飛行控制和穩定性。專家曾警告,如果北韓完全發展了這項技術,將對周邊國家構成嚴重威脅。
圖片來源: YONHAP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由北韓官媒朝中社於2021年10月20日發布的組合照片顯示,北韓於前一天(10月19日)在水域中從潛艇上發射了一種新型的潛射彈道導彈(SLBM)。南韓軍方在10月19日曾表示,北韓從其東海岸城市新浦以東的水域向東海發射了疑似是潛射彈道導彈的物體。
圖片來源: Yonhap/Picture alliance朝中社提供的這張圖片中顯示北韓的鐵路機動導彈軍團在演習中發射了一枚導彈,專家稱此為KN-23彈道導彈。
圖片來源: KCNA/Reuters由北韓官媒朝中社於2021年9月13日發布的組圖顯示,一枚遠程巡航導彈發射後在空中飛行。平壤於9月11日和12日試射了新型遠程巡航導彈。據朝中社報導,這些導彈「在北韓領地和水域上空沿橢圓形和8字形飛行軌道飛行了7580秒」,並「擊中1500公里外的目標」。
圖片來源: Yonhap/picture alliance此張由平壤發布的照片中顯示了新開發的新型戰術制導炮彈,《朝中社》稱此炮彈於2021年3月25日發射。
圖片來源: KCNA/REUTERS北韓電視台於2017年5月22日提供了一段影片截圖,據稱該武器為中程彈道導彈北極星2號,這種中程導彈被認為能夠裝備核彈頭。
圖片來源: KRT/AP/picture alliance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