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試水外交新角色?
2019年5月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丁在海參崴以华丽的排场迎接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這個畫面與二月在越南的美朝二次峰會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美國總統川普与金正恩於河內會面,但後者提前結束了會談,談判宣告破裂。此次在海參崴,金正恩称特朗普採取的是"具有可疑企圖的單方面姿態",並形容與莫斯科是"戰略及傳統關係"。
俄羅斯並非唯一一個與北韓關係出現進展的國家。與此同時,川普孤注一擲的"走極端"外交政策似乎正在失靈。
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Mohammad Javad Zarif)上周日表示將盡快出訪北韓,但並未透露訪問的進一步細節。不過從戰略角度看來,扎裡夫宣佈出訪的時機極為巧妙。
川普政府此前試圖在高層級峰會上促使北韓承諾朝鮮半島無核化,此举使北韓政權在爭取國際合法性上更進一步。但美國的努力逐漸因莫斯科與德黑蘭的堅定態度相形失色。
制裁帶來的"契機"
伊朗北韓關係可追溯至八零年代伊斯蘭共和國成立初期。在兩伊戰爭期間,平壤曾替德黑蘭進行武器中介,此舉為兩國關係奠定基礎。九零年代蘇聯解體,北韓在地區內無法獲得天然氣供應,為了滿足能源需求,北韓向石油產量充足而且與之交好的伊朗尋求協助,雙邊關係因此增溫。
北韓與伊朗因利而合的外交關係始於各自的物資和能源需求。如今伊朗外長扎裡夫在眼前的關鍵時刻宣佈有意出訪北韓,意在強調與北韓的結盟關係。石油是伊朗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也是該國的經濟命脈。自川普出任美國總統以來,伊朗經濟不斷面臨嚴峻考驗:今年四月,美國白宮宣佈中止對伊朗石油制裁的豁免。
平壤面臨的問題正好相反:由於聯合國安理會對北韓的原油進口量進行限制,該國政府想方設法規避制裁。美國財政部前顧問伊麗莎白‧羅森貝格(Elizabeth Rosenberg)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中寫道,伊朗希望提高出口量,目標是那些"受美國執行制裁影響有限"的國家。
她在文中指出:"在那些不滿美國政策的國家內部,監管機構可能會對易貨貿易或走私行動睜隻眼閉隻眼。若伊朗石油繼續在國際市場上流通,觀察者可能會認為美國的制裁力度並不大,進而發生試探執法界限或是違反制裁規定的現象。"
川普的"極限施壓"政策並未使國際社會一致對北韓和伊朗施壓,雙方的靈活應對可能創造出新契機。
舊時的好夥伴
莫斯科對於俄朝關係則採用不同的策略,其目標是擴大俄羅斯在東北亞的角色。
在冷戰期間,莫斯科是平壤最強力的支持者之一。從1950年至1953年,蘇聯連同中國一直大力支持平壤。俄羅斯甚至在50年代教授北韓科學家開發核武的必要基礎知識。
此外,蘇聯還在冷戰時期定期向平壤政府提供救援物資及武裝配備,因此成為區域安全的重要擔保方。但在1991年蘇聯解體時,同北韓的關係也隨之瓦解。俄羅斯總統普丁掌權後,利用雙邊的歷史淵源再次與北韓建立了新合作關係。
俄羅斯的渴望
俄羅斯近期的動向顯示其亞洲政策開始轉向,從以往的調和關係轉變為確保在地區的政治及經濟利益。華盛頓智庫"北緯38度"(38 North)研究員布朗克(Stephen Blank)分析,北韓和俄羅斯皆能通過強化雙邊關係受益。俄羅斯考量的是未來的大型基礎建設及能源項目,同時也為增進在地區的政治和外交話語權。
"北韓希望通過俄羅斯的協助改善經濟狀況,並且借由其政治支持強化北韓的談判策略,進而獲得實質利益。"布朗克表示:"另一方面,俄羅斯可以要求北韓做出回報,例如同意重啟被凍結的項目,並在未來的南北韓談判中提升俄羅斯角色。"
"我們不應該低估俄羅斯對提升在朝鮮半島問題上重要性的渴望,以及該國願意為金正恩提供協助的程度。如此一來,在不斷演變的南北韓關係中,俄羅斯始終能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