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評:德國足球-中國市場
2002年6月26日本屆世界盃還沒有吹哨,德國明鏡周刊網站就報導說:中國的足球市場是一個充滿了誘惑力的市場。中國中央電視台在世界盃期間中場休息時每分鐘的廣告費高達(合)35.4萬歐元,比德國電視一台ARD的收費還高出6.6萬歐元。報導說,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據中國中央電視台說:中國將有5億電視觀眾觀看中國隊的比賽。
今天,德新社報導,德國隊在深受中國電視觀眾的關注。在世界盃小組賽48場比賽中,德國隊參加的三場比賽都在收視率前15名之內,都超過了14%的收視率。
收視率最高的是中國隊對巴西那場比賽,共有33%的電視觀眾當時坐在電視機前。歐洲強隊如法國、英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比賽也分別有比賽進入了中國收視率前15。但只有德國,全部三場比賽都進入了前15名。作為對照:法國與丹麥那場比賽,在中國的收視率只達到6%。
本次世界盃前,德國著名的專業足球刊物「踢球者」中文版就已經進軍中國。多特蒙德足球俱樂部的子公司"goool.de」也已開始向中國人出售體育用品。但德國的足球俱樂部卻並沒有充分把中國足球的經濟因素考慮足。英超英甲球隊在這方面走在德國前面,紐卡斯隊已與中國甲級聯賽冠軍大連實德隊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用中國的球員,會帶來美好的經濟利益。
據專家估計,中國約有8000萬足球球迷。諸如克林斯曼、貝克漢这些名字,在中國甚至比政治局委員的名字更為人熟知。從上述收視率可以看出,中國人中德國球迷相當多。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德國國家隊輝煌的歷史,但恐怕更是因為中國電視台轉播德甲比賽的悠久歷史。而中國電視台大量轉播德甲比賽,便是德國經濟界的成就。恐怕在這裡要提到目前面臨絕境的基爾希公司。如果不是這些德國媒體公司為了長遠的經濟利益,廉價打入中國市場,而且堅持了十幾年,德甲和德國足球在中國大概不會有那麼多支持者。
反過來,中國的足球熱和德國足球的「形象教育」成就對德國經濟界是個強大的動力,與此相關的並非僅僅是阿迪達斯這樣的體育用品公司。大眾汽車公司中國集團的市場營銷總裁威爾克斯就認識到:「我們已經絕不能與中國足球擦肩而過了。」
中國在經濟與足球的結合方面勝過了任何國家。德國球隊固然都有自己的贊助商,但「冠名」的只有勒沃庫森的「拜耳」化學公司。而在中國,每個球隊的名字都是一個經濟企業。北京國安是一家工業集團,青島啤酒、天津開發區等都贊助了球隊。而大連的實德是一傢俬營建築材料公司。
德國和西方其它國家的企業自然看準了這片肥土。德國阿迪達斯和美國耐吉給各球隊提供裝備。美國飲料大王百事可樂贊助中國甲A隊,荷蘭菲利浦贊助中國國家隊。有了這些經濟來源,中國球隊裡從教練到球員都比一般人過得好,他們的年收入在300至400萬元之間,約合39至52萬歐元。
中國首次打入世界盃,引起了西方經濟界更大的興趣。雖然出師不捷,但利益不死。歐洲五大聯賽的球隊恐怕不能只看經濟利益,但象紐卡斯這樣現實的球隊不會只此一家。會有更多德國企業發現「楊晨效應」。
而德國隊進入本次世界盃決賽,將與巴西進行首次「華山論劍」,且不論結果如何,都將引起中國人對德國足球更大的興趣。而德國企業也會進一步認真去想,如何利用中國的足球市場。在西方經濟進軍中國市場的第一輪「華山論劍」中,德國的大眾汽車公司成了「中神通」,獨佔鰲頭。時隔二十年,中國進入世貿組織,中國將舉辦奧運會,中國首次進入足球世界盃,許多新的條件產生了,新一輪的「華山論劍」已經開始。〔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