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韓語言鴻溝深
2014年11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一本醞釀了25年的統一韓語字典,如今進入編纂的後期階段,雙方必須盡可能彌合南北韓用語中的差異。上周一組參與字典編寫的韓國語言學家和詞典編纂者啟程前往北韓,參加五年來首次在北韓舉行的會議。
統一韓語字典的韓方總編輯韓英恩(音)認為,南北韓用語的差異不斷加大,可能成為南北韓最終統一的一大障礙。他在啟程前往平壤前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南北韓語言的差異最常發生在專業人士如醫生和律師的用語中。"雙邊的語言差異之大,南北韓的建築師甚至難以合作蓋間房子。"
在1910年到1945年的北韓日治時期,政府和學校中禁止使用韓語。日治時期結束後,分裂的北韓和韓國皆將推廣韓語和提高識字率作為優先要務。
但南北韓在經過60多年的分裂後,雙邊的語言差異不斷加劇。一些共同用語出現大相徑庭的詞義,例如"agassi"在韓國指得是"年輕姑娘",在北韓則是"封建社會的奴隸"。
真正的問題在於,南北韓字典中分別收錄了不同詞匯,難以相互理解對方的用字。韓英恩估計,首爾和平壤街頭的用語中有三分之一已經出現上述差異,商業和官方用語的差異則高達三分之二。
難以跨越的鴻溝?
韓英恩說:"目前基本的溝通還不成問題,但是隨著語言的漸行漸遠,若置之不理,將成為難以跨越的鴻溝。"
編寫統一韓語字典的項目最早是由支持統一的韓國牧師文益煥所提出。他在1989年前往平壤並獲得北韓前最高領導人金日成接見,當時曾建議編寫字典。金日成批准了這項提議,但該項目出師不利,文益煥回到韓國後就因非法訪問北韓而入獄。文益煥於1994年逝世。
2000年,時任韓國總統的金大中與已故北韓領導人金正日會面,雙邊交流逐漸頻繁。終於在2004年,字典的編寫計劃再次被啟動。2005年初,南北韓成立編纂統一字典的聯合委員會。韓方負責人金韓默(音)表示:"金正日和他的父親金日成一樣,看到維護韓國文化資產的重要性。"
統一韓語字典的目標是收錄33萬個詞條,相關委員會已經針對5.5萬單詞編寫出確切定義。工作進度起初相當緩慢,因為南北韓兩方必須先經歷磨合期,但不久後項目便步上軌道。韓英恩表示,他有信心在2019年能達成目標,但前提是委員會的工作能不受干擾地持續進行。
不幸的是,即使是和平的字典編纂工作,也無可避免地受制于朝韩關係的不穩定性。自朝鮮戰爭結束以來,北韓和韓國一直處於"戰爭狀態"。
統一字典編纂委員會在項目開展的頭五年裡共召開20次會議,但2010年南北韓關係因軍事緊張而降至冰點,委員會不得不暫時擱置會議。
受制於危機
今年7月,雙邊的字典編纂委員會成員在中國舉行第21次會晤,而此次在平壤的會議是繼2009年以來,首次在北韓召開會議。
"當然,我們不能繞開這些危機,但重要的是雙邊都認可我們工作的重要性。" 金韓默如是說。 "北韓的同仁們表現出純粹針對學術研究的熱情,凌駕於政治之上。"
在委員會能定期進行編寫工作的時期,他們會將目標定為每周討論2萬字。韓方的總編輯韓英恩表示:"我們在最初便同意不收錄具有高度意識形態的字匯。"
"我們通常能快速就三分之二的字匯達成共識,接著處理較為困難的部分。"
韓英恩解釋稱,如果雙方無法就特定字義達成共識,便會提供韓國和北韓用法的兩種解釋。
造成韓國和北韓用詞差異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北韓的"語言淨化"政策。北韓刪除了許多源於漢語的詞匯,並且創造"本土"新詞取而代之。而在韓國,韓文漢字的比例仍超過總詞匯的50%。與此同時,北韓還合並俄羅斯外來語,如"gommuna"的意思是"公社"。韓國則以英語創造大量新詞,如"eye-shopping"意指"瀏覽"。
2005年逃出北韓的Park Kun-Ha表示,英語外來詞匯的盛行是適應韓國生活的主要障礙。"這讓人嚴重受挫。英語外來詞無所不在,基本上就像在學習一門外國語言。"
張筠青/洪沙(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