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國家聯盟黯然退出歷史舞台
2018年8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新總統杜克(Ivan Duque)組閣僅3天後,哥倫比亞便宣佈退出了南美洲國家聯盟(Unasur),理由是,該組織早已成了"委內瑞拉獨裁統治的幫兇"。
沒有人對哥倫比亞的行動感到震驚。早在今年4月,還在桑托斯領導下的哥倫比亞政府就與其它5國宣佈暫時停止與南美洲國家聯盟的合作。孰不知,這個組織只有12個成員國!考慮退出該機構的國家多半為保守政府在執政,它們分別是阿根廷、巴西、智利、巴拉圭和秘魯,剩下的國家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圭亞那、蘇裡南、烏拉圭和委內瑞拉。
南美洲國家聯盟早已稱不上運轉良好的組織,2017年1月,哥倫比亞籍的南美洲國家聯盟秘書長桑佩(Ernesto Samper)任期屆滿後,這個職位至今一直空缺,因為各成員國不能為人選達成妥協。
"以歐盟為樣板"
10年前這個組織啟動時,人們對它充滿了期待。時任巴西總統的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提議,"按照歐盟的樣板"在拉美地區創建一個安全與經濟統一的組織。
德國科學與政治研究所的邁霍爾德(Günther Maihold)解釋道,當時,"正值美國同哥倫比亞、巴拉圭等簽署協定積極推動安全擴張政策"。
南美洲國家聯盟的目標可謂雄心壯志:創立共同的貨幣"Sucre",整合護照,2025年前達到歐盟的統一標準。然而,這一理想未能實現。
邁霍爾德說,"南美洲國家聯盟已經結束,它的政治基礎已不復存在。"他進一步分析道,"目前的巴西不願在安全政策領域為其他國家做出擔保承諾",因為"國內問題太多",自顧不暇。
另一個因素是喪失了意識形態的統一,當年厄瓜多爾、委內瑞拉、玻利維亞、阿根廷和巴西之間存在維系統一的力量,邁霍爾德認為,"而今,南美洲國家同盟成為過去的東西,同當時拉美多國同時成立左翼政府有關"。
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駐聖保羅代表迪爾格(Gerhard Dilger)也認為南美洲國家聯盟已漸漸不復存在。他說,推動該組織成立的力量是當年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厄瓜多爾以及智利的左派政府,但近些年來,它們都退下了舞台。
然而,南美洲國家聯盟原本佔有天時地利的優勢,它們都經歷了共同的歷史,積累了相似的經驗,它們都從被外族侵佔、被殖民,走向了國家獨立。按理在共同歷史經驗的基礎上,能夠建立同一的地區認同,況且,當地只有兩大主要語言: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同歐盟內的24種語言比較,拉美的語言環境單一而簡潔。
目前,尤其在安全領域,許多南美國家對地區機構都深懷不信任,他們希望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必須維護國家主權。這一背景下,邁霍爾德認為,南美洲國家聯盟充其量也就是一個"起消防作用的機制",也就是在個別問題上比如人道救援或者政治緊急狀態下才發揮功用。
緊盯美國與自家主權
迪爾格認為,這場危機裡有兩個贏家:"一個是南美保守右翼陣營;而從地緣戰略而言,另一個贏家是美國政府。"而為塑造一個更為獨立、個充滿自信的南美付出努力的所有人,則均為失敗者。
邁霍爾德分析道,緊盯那個北美鄰國是目前困境的根源。一直以來,南美國家將統一和合作看作是應對美國,捍衛國家主權、或重獲國家主權的一種嘗試,而沒有看到地區合作可以為自身帶來更大的好處。只要這種緊盯戰略繼續存在、把本地區只看作是一個經濟增長區域,而不從政治意義上樹立自己的地位,迄今的合作只能侷限於表面。
在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南美洲國家聯盟壯觀的大樓即將空置。這座大樓於2014年落成,耗資4600萬美元。厄瓜多爾總統莫雷諾(Lenín Moreno)已提議,將這座大樓變成一個研究所,專門研究拉丁美洲的統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