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卡塞爾文獻展:藝術無界限

2012年6月10日

卡塞爾文獻展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展會,同時也是打破一切形式陳規的跨界藝術盛事。策展人要求藝術家們放下思想的束縛,發揮極致。

Der Werbeschriftzug für die documenta (13) steht am Mittwoch (07.03.2012) auf dem Kasseler Kulturbahnhof auf einer E-Lok. Der Triebwagen wird von Donnerstag an im Intercity- und Eurocity-Fernverkehr der Deutschen Bahn eingesetzt, wie der Konzern mitteilte. Die Weltkunstausstellung beginnt am 9. Juni und läuft bis zum 16. September. Foto: Uwe Zucchi dpa/lhe pixel
Werbeschriftzug documenta 13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漆黑的展廳裡,伸手不見五指。耳邊傳來唏噓和呻吟的聲音。不知情的參觀者在乍一進入這間卡塞爾文獻展的展廳裡時,肯定會感到有些迷惑。慢慢地,人們可以辨別出,有十幾位舞者在自己身邊起舞。但觀者還是需要找清方向,找清楚自己的位置:我是眼前發生的這一幕的一分子嗎?還是說這些舞者只是為自己而表演,並不需要觀眾?這是一種非常刺激也非常奇特的空間體驗。

藝術家塞格爾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在倫敦出生的德印混血藝術家賽格爾(Tino Sehgal)帶領他的舞者團隊給卡塞爾文獻展奉上了一道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大餐,同時也代表了本屆展會的主流趨勢。第十三屆文獻展("dOCUMENTA (13)")打破了所有藝術理念的條條框框。賽格爾導演的表演藝術正符合本屆展會的藝術總監克里斯托夫-巴卡爾基耶夫(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的主旨。

藝術,還是非藝術?這是個問題

在文獻展開幕之前,克里斯托夫-巴卡爾基耶夫就一再強調,她沒有固定的理念。聽起來雖然有點故意賣弄之嫌,但這也可以算是一個理念,那就是允許所有的想法,什麼都可以談。當然,在談話和討論中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所謂理念。周三,克里斯托夫-巴卡爾基耶夫在面對來自全球的媒體記者時說:"參加本次文獻展的藝術家們,他們所'展示'的東西,你可以說是藝術,也可以說不是藝術,但是他們的行為、儀態、思想和認識都會製造出各種場景,這些場景我們可以將其解讀為藝術。……藝術和非藝術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說到底,其實這也是一種理念。

把一切的陳規都踢開

"反抗"可能是最切合克里斯托夫-巴卡爾基耶夫藝術理念的一個概念了。她反對一切傳統陳規,反對經典的博物館藝術展示方式,而且這種"反抗"意識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其他任何事情都要服從於它。這一點可以從她發表的文字和公開的演講中看出來。幸好她請來的藝術家們沒有那麼的理論化和怪誕化。到目前為止,人們可以從卡塞爾文獻展開場的表現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克里斯托夫-巴卡爾基耶夫本人就是這個藝術盛會的一個中心組成部分--然而,她的藝術理論所釋放的壓力卻恰到好處,不至於使得整個展會的架構出現坍塌。

來自美國的藝術總監克里斯托夫-巴卡爾基耶夫圖片來源: Reuters

克里斯托夫-巴卡爾基耶夫邀請了160名藝術家參與本屆文獻展。文章開篇提到的塞格爾就是其中之一,他創作的空間表演藝術吸引觀眾去傾聽、去觀察、去思考自我。

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匯集

克里斯托夫-巴卡爾基耶夫表示,展會的參與者來自藝術的各個領域,也來自於其他行業,比如自然科學界,包括物理學家、生物學家,還有人文科學界的哲學家、經濟理論學家,也有建築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和詩人受邀參加。所有的參與者都應該打開思維空間,跳出原有的藝術概念。

黑暗中的舞者和歌者,這對於參觀者來說是一種全新的空間體驗。然而這也僅僅是第十三屆卡塞爾文獻展將近160個藝術"展品"中的一個。藝術總監克里斯托夫-巴卡爾基耶夫帶著她的"不願意成為理念的理念"為這一全球藝術盛事打開了新的視角。

作者:Jochen Kürten 編譯:雨涵

責編:吳雨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