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Franz Kafka, ein literarisches Rätsel

Hsien-Chih Yang2013年6月30日

弗蘭茨‧卡夫卡的寫作風格詭異,艱澀難懂。他那寓意含糊的文字,不是人人都消化得了的。然而,這種獨樹一幟的文風卻保證了其永不退色的現實性。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他無助地躺在那兒,背部僵硬如甲殼;抬頭看見自己褐色的腹部拱圓,纖細的腿腳不自主地在眼前晃動。這是人的身體嗎?不,是只巨大的蟲子,一隻讓人厭惡的大甲蟲!前一天晚上它還是個人……卡夫卡1912年完成的這部《變形蟲》(Die Verwandlung),可能是他最著名的一本小說。

何以卡夫卡要使用這種莫測高深的形式包裝故事?難道他不能用更寫實和可信度更高的方式講故事?一些讀者無法適應他這種"不知所雲"的文字特性。例如一位署名沃爾夫博士的讀者在致卡夫卡的信中寫到:"尊敬的先生,您置我於苦惱。我買了一本您的《變形蟲》送給表妹。她拜讀後不懂其中含義,又請她的母親讀一遍,她母親也不懂……現在得請您幫忙了!您必須幫這個忙,因為您讓我很為難:請告訴我,我表妹應該怎麼解讀這本《變形蟲》? "

卡夫卡《變形蟲》德語版本圖片來源: Fischer Verlag

文字的威力

卡夫卡為文何以如此晦澀?為何把書中人物置於一種現實中不存在的處境?他的這種寫作手法甚至使自己受阻 - 阻礙了他在世時就成為一位受廣大讀者認可的作家。曾發表完整的關於卡夫卡生平及作品研究的馬爾堡大學(Universität Marburg)德語文學教授托馬斯‧安茨(Thomas Anz),不排除卡夫卡是想透過荒誕的故事結構,借助文字,演繹出外在的現實,特別像《審判(Der Prozess)》或更艱澀沉重的《在流刑地(In der Strafkolonie)》等針對國家機器的作品。安茨表示,卡夫卡作品中詭異鋪陳的對象,可能是影射司法官員或某一有身份的人士。而對讀者們來說,就很難洞悉他其中的寓意了。安茨說:"卡夫卡書中描寫的官僚人物,正如其文字的表現,令人困惑不解。"

恐懼現代化

艾德諾基金會(Konrad-Adenauer-Stiftung)主管文學部門的德語文學家米夏埃爾.布勞恩(Michael Braun)認為,卡夫卡的文章表達了那個時代人們對於 "現代化現象" 的不安 - 城市的發展、火車,尤其是汽車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現、新式生產技術,以及一個拓展中的國家等 - 這些陌生的新事物令人感到不安。布勞恩指出:"直到今天,這種不安仍然存在。因此人們喜歡將卡夫卡視為先知:他於1900年代就預見了20世紀中葉以後成為現實的景況 - 如全面監控,或刑拘人犯等。《在流刑地》這本書,直接讓人想起'關塔那摩集中營'"。

「生活在現代化世界中的人一無是處,他微不足道。在這個世界中,一切要以大環境為主,社會必須如常運轉」。卡夫卡的這種極端表述體現在20世紀的極權主義運動 - 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中。雖然民主政體的國家以福利政策或法制體系緩解了極權之下的嚴苛政策,卡夫卡筆下的那種無力感仍延續至今。安茨教授表示,荒謬的是,即使在享有極大自由的社會裡,仍然隱藏著某種恐懼,比如對失去傳統權威的擔憂。卡夫卡一再關注的這種現象,至今令人無法安心。安茨說:"有人認為'權威'使人有威脅感,也有人嘲笑它,這種種讓人感到無所適從。這就是人們從『現代化』進程中經歷過的,延續至今的經驗。卡夫卡以才華橫溢的筆觸,如實地將這種經驗呈現在讀者眼前。"

關塔那摩監獄內景圖片來源: Reuters

模棱含混的贊歌

布勞恩解釋卡夫卡的文章之所以一再出現含義不清之處的另一個原因 "是卡夫卡本人 - 他具有"現代化特色"的多重面貌:他是猶太人、律師和作家;他來自布拉格,是捷克人,也是德國人。要從這種重疊、混亂和諸多身份中尋找一個措詞明晰的卡夫卡,將是個永難達成的任務" 。不過,布勞恩補充說,"難"正是卡夫卡文章的魅力所在,假如沒有這個"難",那麼卡夫卡讀來還有什麼味道呢?

布拉格的卡夫卡塑像圖片來源: Czechtourism - CCCR

作者:Kersten Knipp 編譯:楊家華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