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卡梅倫主張取消制裁緬甸措施

2012年4月14日

英國首相卡梅倫於4月13日抵達緬甸。他是自緬甸軍政府倒台之後,第一個訪問緬甸的歐洲國家元首。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R) shakes hands with Myanmar's President Thein Sein before their meeting at the President's Office in Naypyitaw April 13, 2012. REUTERS/Soe Zeya Tun (MYANMAR - Tags: POLITICS)
圖片來源: Reuters

分頭會晤

(德國之聲中文網)英國首相卡梅倫此次訪問會晤了緬甸總統吳登盛,另外他也與緬甸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進行了會面。緬甸曾為英國殖民地,卡梅倫為期一天的訪問也許是一次政治性質的訪問,也許是邁出了與緬甸經濟合作的一步,畢竟,緬甸是一個自然資源及其豐富的國家。

chi 1004 Birma - MP3-Stereo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與總統吳登盛會面時,卡梅倫對吳登盛推進民主進程表示支持。這位今年3月份剛剛上台的緬甸新總統掌權之後,出乎西方意料之外,他大興改革舉措,比如尋求與少數民族和解,釋放上百個政治犯等等。除此之外,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也被允許參加議會補選,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選舉中獲得了議會43個席位,而翁山蘇姬也順利成為議會會員。

卡梅倫在與翁山蘇姬會晤時,談到了制裁事宜,兩人一致認為,為了加強緬甸政府的改革力度,應取消針對緬甸的國際制裁,卡梅倫表示:"我們要小心三思作出決定,我們必須持謹慎的態度。因為我們必須要有十分把握,確定緬甸的改革具有持續性。"

卡梅倫與翁山蘇姬在仰光會晤圖片來源: Reuters

而翁山蘇姬對取消制裁持謹慎態度,她表示:"緬甸總統和其他改革者取得的進展上來看,暫停製裁是合乎邏輯的。反對改革者應該知道,如果他們阻擋改革進程,制裁將被恢復。"

民主地位有待鞏固

在簡短的訪問中,卡梅倫還邀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在今年6月訪問英國。如果她拜訪英國並可以重返緬甸,也是緬甸民主進步的一個訊號。翁山蘇姬因為有著"只能出國,不能返家"的顧慮,她一直拒絕離開緬甸。面對卡梅倫的邀請,她表示:"兩年前,我就會說'謝謝邀請,不過很遺憾(我不能去)',而今,我可以說'可能(會去)',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德國國際通訊社消息,在下個星期歐盟將會開會討論暫停針對緬甸的制裁事宜。根據觀察家推斷,歐盟很有可能會做出暫停緬甸制裁的決議。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因緬甸軍政府武力鎮壓爭取民主的國民,歐盟決定對其實施一些列的制裁措施,包括禁止政府高層進入歐盟、投資貿易禁令、武器禁售等等。英國曾多次嚴厲譴責緬甸的人權狀況,在對緬甸實施制裁上面,英國的態度也最為堅決。而在緬甸議會選舉後,英國態度也有所鬆動。而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去年11月曾訪問緬甸,並在本月初表示解除部分針對緬甸的制裁措施。據路透社消息,因為擔心亞洲企業在緬甸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西方企業曾表示,希望能夠早日進入資源豐富的緬甸市場。

緬甸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盛產玉石、 石油、天然氣、柚木等等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rco Images GmbH

綜合報導:文木

責編:李京慧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