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印度巴基斯坦獨立65周年

2012年8月14日

早在英屬印度分裂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建國時期,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就埋下了衝突的種子。在經歷了65年的對峙和數次戰爭之後,雙方之間有了相互靠攏的跡象,但互不信任仍根深蒂固。

Indien Bildbeschreibung: Feierlichkeiten zum 63. Jahrestag der Indische Unabhängigkeit. Quelle: IRNA Lizenz: Frei
印度慶祝獨立日圖片來源: IRNA

(德國之聲中文網)1947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經濟崩潰的英國退出印度次大陸。英屬印度的結束意味著前殖民帝國分裂為新的獨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當時分為西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既今日孟加拉國)。成千上萬的穆斯林,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被驅逐。據估計,當年有上百萬人成為宗教暴力衝突的受害者。由於西北部印巴邊境沒有明確定界,導致兩國直至今天持續存在領土糾紛,雙方都聲稱對克什米爾地區擁有主權。這一邊界糾紛引發了1947年,1965年,1971年和1999年的4次戰爭。

互不信任

1947年,許多印度政治家曾希望不要讓巴基斯坦分離出去,而且直至今天恢復次大陸統一的願望仍然沒有泯滅。但是巴基斯坦感覺日益崛起的鄰國是一個威脅。因為在巴基斯坦看來,印度自認為是該地區的超級大國,試圖將周圍的小鄰國劃歸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佔據主導地位。如今,兩國之間的關係充滿互不信任,兩個國家的大部分居民都將對方視為敵人。

帶領巴基斯坦實現獨立建國的首任總統穆罕默德‧阿裡‧真納(Muhammad Ali Jinnah)希望建立一個世俗的議會民主制。但是他生前未能實現他的目標。他的繼任與其觀點相反。巴基斯坦軍方很早就掌握了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決定權,通過軍事政變上台的軍政府實行獨裁統治的時間比選舉產生的文人政府執政時間更長。

印度慶祝獨立日圖片來源: dapd

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後果

到了80年代,雙方之間的鴻溝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巴基斯坦成為包括本拉登等伊斯蘭武裝分子的集結地。他們受到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資助。當時的巴基斯坦軍事獨裁者齊亞‧哈克抓住機會將巴基斯坦變成了一個激進的伊斯蘭國家,直至今天,這一政策仍對國家產生著重大影響。強大的軍事情報機構三軍情報局(ISI)趁機支持伊斯蘭團體,特別是支持在克什米爾和印度多次製造了恐怖襲擊事件的拉什卡 -塔巴(Lashkar e-Taiba)組織。 2008年孟買的血腥爆炸襲擊案也是該組織策劃實施的。

兩個國家的媒體很少或者根本沒有為減少雙方之間的互不信任進行宣傳。迄今,其報導不是帶有片面性就是充滿敵意。兩國的記者相互指責,防礙了客觀的報導。來自伊斯蘭堡的記者巴裡(Marva Bari)非常清楚,巴基斯坦專門教育年輕人將印度視為敵人。他說,"巴基斯坦的教育體系促使人們與印度為敵。穆斯林描繪成受害者,而所有其他人都被稱為邪惡的人。孩子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印度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敵人。這加劇了兩國之間的糾紛,而非團結。"

印度婦女圖片來源: AP

現在,印度似乎已經為建立相互間的理解稍稍敞開了一點大門,發出了願意接受巴基斯坦投資的訊號。卡拉奇大學國際關係教授阿赫馬爾( Moonis Ahmar)認為,"雙邊貿易肯定會改善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關係,因為貿易往來會增加人際交往的機會。"但他還警告說:"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當然有一些人反對這樣的接觸。不過,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民間社會支持對雙方有益的貿易往來和投資,就可以挫敗好戰者的企圖。"

巴基斯坦對恐怖主義的立場

這一看法在印度受到積極評價。 新德里尼赫魯大學教授潘德(Savita Pande)說:"情況看起來不錯,在貿易方面我們已經取得進展,印度首次允許巴基斯坦在印度進行投資。巴基斯坦也已經答應,在年底前為印度投資者提供最優惠待遇。"

但納亞爾提醒人們不要期望過高。他說,印度期待巴基斯坦做出友好的反應。 他說:"我想,印度希望巴基斯坦對襲擊孟買的恐怖分子採取打擊措施,但伊斯蘭堡政府遲遲沒有行動,還在消磨時間。但這種做法必然在印度產生(消極)影響。"

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圖片來源: AP

作者:Grahame Lucas 編譯:李京慧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