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又一名非裔美國人在警察執行任務時死亡之後,美國再次出現了大規模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周六,一群憤怒的示威者將亞特蘭大的一家快餐店縱火燒毀。在美國福斯廣播公司(Fox News)和CNN的電視新聞畫面上,可以看到快餐店燃起熊熊烈火。大約一個小時之後,大火被撲滅。
在周六的抗議活動中,示威者封鎖了一條交通主幹道,要求對兩名涉事警察提起訴訟。警方在現場動用了催淚彈和閃光彈。
周五的警察槍擊致死案件發生在喬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市的一家溫蒂漢堡(Wendy's)快餐廳的得來速(Drive-Thru)開車取餐通道上。夜晚時分,27歲的黑人男子布魯克斯(Rayshard Brooks)在車裡睡著,汽車停在了取餐通道上。警察接到舉報之後來到現場,給布魯克斯做了酒精測試,沒有通過。因此警察決定將其逮捕。根據警方的敘述,布魯克斯開始反抗,在試圖逃走的過程中被警察開槍擊中。
亞特蘭大市市長波托斯(Keisha Lance Bottoms)要求將兩名涉事警察解僱,針對他們的調查已經啟動。"我不認為這次對致命武器的運用存在合法的理由",她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亞特蘭大市警察局長希爾茲(Erika Shields)已經引咎辭職。一名警方發言人透露,開槍的那名警察已經被解僱,另一人被暫時停職。
亞特蘭大市警察局長希爾茲宣佈辭職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 Goldman 從旁觀者在事發現場拍攝的錄像可以看出,布魯克斯在快餐店門外進行了一番搏鬥之後掙脫開來,試圖穿過停車場逃跑。他的手裡拿著一根形似警察電擊棍的東西。而餐廳的監控錄像上則顯示,布魯克斯在逃跑中回轉過身,將電棍指向追著他的警察。此時一名警察開了槍,布魯克斯倒在地上。
地區檢察署展開調查
布魯克斯家屬委託的代理律師表示,即使當時布魯克斯手拿電擊棍進行攻擊,警察也無權使用致命武器,因為電棍不具有致命的殺傷力。"除非對方用槍對著警察,否則他們不應該開槍",律師克里斯‧斯圖爾特(Chris Stewart)說。
富爾頓縣(Fulton County)的地區檢察官霍華德(Paul Howard)宣佈,他的辦公室已經開始"對此案進行深入的獨立調查"。與此同時,人們還在等待喬治亞州調查局的調查結果。
亞特蘭大發生的警察開槍致死事件恐使得黑人男子佛洛伊德之死而引發的反種族歧視抗議運動再度升級。5月25日,46歲的佛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州被警察用膝蓋壓住脖頸長達數分鐘後死亡。自此美國各地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反對種族歧視和反對警察濫用暴力的抗議運動。本周六,德國、法國、英國和瑞士等國也舉行了相關的示威活動。
雨涵/文木(德新社、路透社、美聯社)
斯派克‧李、巴裡‧詹金斯等許多知名導演近年都曾執導過探討非裔美國人受種族歧視的影片。其中,許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劇情及刻畫手法上別出心裁。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Netflix 美國導演斯派克‧李(Spike Lee)長期以來致力於製作探討美國種族主義的電影。圖為他的新片《誓血五人組》(Da 5 Bloods)。斯派克‧李在1980年代中期嶄露頭角。從他1989年推出的喜劇片《為所應為》(Do the Right Thing)以及其它作品,人們發現斯派克‧李擅長以輕快詼諧的手法講述不平等等沉重議題。《誓血五人組》敘述的是四名非裔美國越戰退伍軍人的故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Netflix 非裔美國導演艾娃‧迪韋奈(Ava DuVernay)2014年所執導的《塞爾瑪遊行》(Selma,台譯《逐夢大道》)敘述了1965年公民權利運動的高潮。她重現了當年民權活動人士在阿拉巴馬州塞爾瑪市及蒙哥馬利之間的遊行活動。這部電影在好萊塢充滿爭議。一些人猜測它被奧斯卡忽視是因為演員為非裔美國人的權益發聲。
圖片來源: Studiocanal 彼得‧法雷利(Peter Farrelly)執導的《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贏得了許多獎項,包括201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敘述了一名白人司機和一名黑人鋼琴家的故事。一些影評人認為,劇情落入「白人救世主」的窠臼中,並沒有深入探討非裔美國人所面臨的種族主義苦難。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Universal/P. Perret 美國非裔導演巴裡‧詹金斯(Barry Jenkins)的作品《月光男孩》(Moonlight)用三篇章方式敘述一名黑人同性戀男孩的成長。《月光男孩》在不用通俗劇情或傷感情緒的包裝下,成功傳達出主題,成為影視作品中的成功典範。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D. Bornfriend 2017年上映的《逃出絕命鎮》(Get Out)是種族主義主題中最標新立異的電影之一。大不同於許多善意卻感傷的好萊塢電影,非裔美國導演喬丹‧皮爾(Jordan Peele)以恐怖和喜劇元素來呈現種族主義,打造出一部極具原創性而且撼動人心的跨流派電影。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Universal Pictures 2013年上映的《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隔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對美國的奴隸制起源進行了深度回顧。英國導演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在片中採用了許多知名演員,也摘下奧斯卡獎的桂冠。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Fox Searchlight, Francois Duhamel 終於有另一部奧斯卡獲獎電影廣義上也涉及了種族主義主題。2018年的漫威電影《黑豹》(Black Panther)首次刻畫一名黑人超級英雄。漫威漫畫原著作者斯坦‧李(Stan Lee)和傑克‧科比(Jack Kirby)在1960年代民權運動的高峰期創造了故事中的角色。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arvel Studios 美國導演傑夫‧尼柯爾斯(Jeff Nichols)細膩的作品《愛戀》(Loving)讓觀眾眼睛為之一亮。這部電影敘述了北美種族主義的一個歷史篇章。故事中的一對情侶違背了禁止異族通婚的法律並不斷抗爭,最終在法庭上獲得勝利。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Focus Features 希臘裔美國導演梅利娜‧馬蘇卡斯(Melina Matsoukas)2019年憑借《皇後與瘦子》(Queen & Slim)一片大放異彩。這部電影被認為是黑人版《雌雄大盜》。劇情背景是現代美國,一對年輕黑人情侶在第一次約會時出於自衛殺死了一名警察後逃亡。導演梅利娜‧馬蘇卡斯此前因執導雷哈娜和碧昂斯等人的MV而知名。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Universal 約翰‧卡薩維茲(John Cassavetes)與梅利娜‧馬蘇卡斯一樣,都是希臘裔的美國導演。他初試啼聲的作品《影子》(Shadows,1959)以極為細膩的手法敘述了非裔美籍三兄妹在紐約音樂圈的故事。當年少有美國導演能真實描繪出音樂圈的生活。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United Archives/IFTN 1957年的電影《十二怒漢》(12 Angry Men)是美國電影中第一部探討種族主義議題的電影。這部由導演西德尼‧呂美特(Sidney Lumet)執導的電影是部法律驚悚片,片中12名白人陪審團成員負責裁定來自波多黎各的被告少年是否有罪。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United Archives 1960年代,種族主義的主題在主流電影中開始佔有一席之地。在電影《炎熱的夜晚》(In the Heat of the Night,台灣譯《惡夜追緝令》)中,西德尼‧波蒂埃(Sidney Poitier)飾演來自北方的黑人警察,他被捲入一起白人謀殺案中。波蒂埃在當地遭遇了惡劣的種族歧視並被誤認為嫌疑犯。這部電影獲得了5個奧斯卡獎項,波蒂埃也成為美國影壇中首位非裔超級明星。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United Archiv/TBM 1988年上映的《密西西比在燃燒》(Mississippi Burning)是英國導演艾倫‧帕克(Alan Parker)執導的電影,敘述3名民權工作者失蹤及FBI探員所展開的調查。一名影評人寫道:「帕克的花俏手法幾乎將《密西西比在燃燒》變成黑幫電影。但這部電影打破了禁忌:它將整個美國白人中產階級置於錯誤面。」
圖片來源: ORION PICTURES CORPORATION 1991年,非裔美籍導演約翰‧辛格頓(John Singleton)憑他的處女作電影《街區男孩》(Boyz n the Hood,又譯《鄰家少年殺人事件》)躍上報紙頭版,執導這部電影時他年僅24歲。《街區男孩》因為真實描述美國主要城市貧困地區的黑人生活,被視為具開創性作品。辛格頓是首位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黑人及最年輕導演。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好萊塢的白人明星參演的經常是關於美國以外國家種族歧視的電影。在體育主題電影《成事在人》(Invictus)裡頭,導演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講述了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廢除幾年後,國家橄欖球隊的感人故事。知名美國男演員摩根‧費裡曼(Morgan Freeman)飾演南非自由鬥士曼德拉。
圖片來源: AP 近幾十年來,美國影壇中除了許多劇情片探討種族主義的主題外,也有不少紀錄片加入這個行列。海地導演哈烏‧佩克(Raoul Peck)2016年推出的《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就相當成功。這部紀錄片改編自非裔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