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灣藍綠對立波及公視

2013年1月19日

1998年,台灣倣傚英國、日本的成功經驗,正式成立公共電視,傾社會力量支持不計商業營利、也不受政治力干預的頻道。但近年來,公視卻淪為朝野惡斗的縮影,新任董事會始終難產,究竟誰該負責?

BU: Hohe Gebäude bringen Wind in die Stadt und können so die Temperatur senken --------- Standing at 509 meters (1,671 feet) with 101 floors, the world's tallest building the Taipei 101 presents a new model for the Asian skyscraper seen here Monday, April 19, 2004, in Taipei, Taiwan. Designed as a segmented shaft of eight outward sloping segments, the tower resembles a giant glass pagoda. The green tinted glass cladding is meant to mimic the color of jade. Taipei 101 was finished early 2004 and designed by architects C.Y. Lee ++ AP ++
Taipei 101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已經空轉兩年的台灣公視董事會,本周五的審查會僅通過5位新董事,連同先前通過的8位董事,距離法定最低數17席董事還差4席,公視僵局依舊未解。

根據公視法規定,公視董事會由立法院按政黨比例推舉11至15名社會公正人士組成董、監事審查委員會,必須要有四分之三以上審查委員同意後,公視董事才算當選。

是制度要改?還是人選問題?

隨著公視董事會一再難產,同意門坎自然成為外界檢討的首要目標,負責提報候選名單的文化部長龍應台對現在四分之三的高門坎不以為然。她說,15個人的審查會,要十二票才能通過門坎,等於由4個人來決定結果,這是不合理的。而四分之三的高門坎,不止比選大法官還高,連罷免總統也不需要!

私人電視台三立有關親民黨的報導(2011年)圖片來源: SET-TV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賴士葆表示,將盡速推動修法,把審查門坎降為二分之一,否則公視一直無法正常運作,並非國家人民之福。但綠營批評此舉形同"削足適履",若為組成董事會下修同意門坎,將出現"一個董事會,兩套同意標準"的荒誕現象,使公視的公共性蕩然無存,民進黨絕不接受。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認為,國民黨應檢討為何無法提出符合社會期待的名單,而非利用國會多數修法解套。

公視反映台灣政黨惡斗縮影

公視的難題,反映的正是台灣政黨惡斗的縮影,十年來,台灣朝野對立惡化,過去禮讓少數的高門坎,現在成了少數杯葛的利器。公視董事同意門坎從立法開始就是四分之三,民進黨宣稱,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可以運作,證明制度本身沒有問題,為何現在不行。龍應台表示,這兩次提出的名單,都是社會中最傑出跟最有熱情的人,結果卻是這樣,要跟著完全不合理的游戲規則玩下去,她完全沒有興趣!

事實上,當年之所以由各政黨推薦審查委員,就是希望尊重公視的公共性,期待審查時不要流於黨派之爭。但媒改團體批評部分審查委員專業素養不足,有些委員口是心非,雖然一再強調要支持弱勢團體代表,卻無法反應在投票上。媒改團體認為,修法恐怕緩不濟急,建議文化部再接再勵補足提名人選在弱勢多元的不足,讓公視董事會盡快恢復正常運作。

Chi1901 Taipei Express - MP3-Mono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公視員工無奈

不過,審查委員蔡詩萍建議解散審查委員會,改由立法院行使同意權,否則以目前審查委員結構,再補提名也無濟於事。公視工會也批評,審查委員會是"權力無比大、責任無限小"的機構。

一名公視員工無奈的說,董事會對基層事務影響不大,但群龍無首,公視未來營運方向懸而未決,對形象有損,對員工士氣也有影響。其實這是政治問題,但面對流言蜚語的卻是基層員工。

作者:尼爾

責編:雨涵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