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積電將前往德國考察設廠?德經濟部:願提供支持

2022年10月13日

根據德國媒體報導,台積電考慮在德國開設晶片工廠,並且將在今年十月派團前往考察。德國經濟部未對此消息作出回應,僅表示願盡力提供各種支持,鼓勵半導體企業在德設廠。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圖片來源: Walid Berrazeg/Zum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德國商業媒體《資本》雜誌(Capital)的報導,台灣半導體公司台積電正考慮在德國東部大城德勒斯登開設晶片工廠,並且預計於今年十月派團前往該城市所在的薩克森州進行考察。本月初也曾有台灣媒體報導,指出台積電的歐洲建廠計畫可能落腳德國,預計會設立12吋晶圓廠。

德國聯邦經濟部不願對台積電是否設廠一事作出評論,不過強調為鼓勵半導體企業在德國設廠,願盡力提供各種支持。經濟部一位發言人表示,政府希望能「提高德國和歐盟的(晶片)研發和生產能力,並通過良好條件支持該行業實現供應鏈多樣化。」台媒中央社指出,台積電也未證實此消息,僅表示「尚無具體決定」。

身為薩克森州首府的德勒斯登也有「薩克森矽谷」的稱號,當地聚集著歐洲最大的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許多大型企業如超微半導體(AMD)、英飛凌(Infineon)以及博世(Bosch)等都在該城市設有生產基地。同時,薩克森州還設有大眾、寶馬和保時捷等品牌的汽車工廠,以及汽車產業的相關供應商。

博世在德勒斯登的半導體工廠圖片來源: Bosch

德國政府曾向台灣求助

去年一月,鑑於車用晶片供應受新冠疫情出現短缺,德國經濟部曾請求台灣提供幫助。當時的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曾致函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希望她能親自向台積電強調,增加半導體供應對德國汽車產業相當重要。

台積電於去年七月就曾透露,有意和德國展開設廠洽談事宜,然而時間上還尚未定案。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當時表示,台積電在德國有幾個主要客戶,也跟他們保持很密切的溝通。對於在德國建廠,正在做「認真的評估」,但談建廠時程仍為時過早。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但目前該公司大部分生產線都集中在台灣。隨著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和台海緊張關係升溫,美國和歐洲開始意識到晶片自給自足的重要性,紛紛希望半導體公司能在其境內設廠。除了為避免過度依賴亞洲制晶片,也同時確保自主供應能力。

歐美力推晶片法案

歐盟今年二月公佈《歐洲晶片法案》,打算向晶片產業提供數百億歐元的補貼。根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說法,除了已經通過的計劃中的300億公共投資之外,還將調動150億活動資金,以促進半導體產業的研究和創新。「歐洲晶片法案」的目標是到2030年,歐洲生產的晶片將在全球市場上佔到20%。

拜登簽署了《晶片和科學法案》,以重振美國國內的晶片產業圖片來源: Brendan Smialowski/AFP/Getty Images

今年八月美國總統拜登也簽署了《晶片和科學法案》,未來將向美國半導體產業挹注520億美元的政府補助,以重振美國國內的晶片產業。此外,該法案也規定接受補貼的企業,除了28奈米製程或以上的晶片之外,10年內不得在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地擴大投資先進製程晶圓生產。

拜登政府上周五(10月7日)再度公佈了一系列的半導體出口限制措施,禁止將使用美國設備製造的先進晶片銷售給中國。外界認為,美國政府種種措施是為了抗衡中國崛起,並且試圖遏制中國半導體技術和軍事領域發展。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