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東協面臨艱難平衡游戲

2012年11月20日

歐巴馬此次對泰國、緬甸和柬埔寨的訪問,再次驗證了美國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亞太的決心。然而,他此舉等於是挑戰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這一「魅力攻勢」可給東南亞國家出了難題。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C) smiles as he poses for a photo with (L-R) Japan's Prime Minister Yoshihiko Noda, Indonesia's President Susilo Bambang Yudhoyono, Brunei's Sultan Hassanal Bolkiah, Cambodia's Prime Minister Hun Sen, China's Premier Wen Jiabao and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Julia Gillard before the gala dinner for head of states participating in the 21st 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nd East Asia summits in Phnom Penh November 19, 2012. REUTERS/Damir Sagolj (CAMBODIA - Tags: POLITICS CIVIL UNREST)
21. ASEAN Treffen in Phnom Penh Gruppenfoto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成功連任之後的第一次出訪,歐巴馬選擇了東南亞。在他出發之前,美國國家安全首席顧問多尼倫(Thomas Donilon)在一份內容廣泛的文件中,對美國的亞太地區戰略進行了闡述:"美利堅合眾國是一個太平洋沿岸大國,其國家利益與亞洲的經濟、安全和政治秩序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繫。美國在21世紀的成功取決於其在亞洲的成功。"這位白宮高級智囊的表述再次證實了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和國防部長帕內塔過去兩年裡在各種場合下一再傳遞出的重要訊息:美國正在將戰略重心轉到亞太地區。

不過,多尼倫在這份文件裡特別明確地強調了東南亞地區以及東協組織的重要意義:"我們不僅僅是對亞太地區進行重新的戰略定位,而且在該地區內部的戰略重心也要進行調整。……我們將聚焦東南亞以及東協。"就算這樣的表述裡面有為歐巴馬出訪造勢的成分,但是這個2010年之前在美國外交政策中僅僅扮演次要角色的地區,的確得到了更高一層次的重視。

東協的特殊角色

美國對東南亞重新產生的興趣要如何解釋呢?該地區環繞包圍著中國的南部以及南中國海,而後者是全世界最具有戰略和經濟意義的海域之一。東協各成員國的經濟總量構成了亞洲的第三大經濟體。這一切都使得東南亞對於美國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而美國對東南亞地區的興趣不可避免地要對中國構成挑戰,因為傳統上講,中國在這裡擁有巨大的影響力,這僅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看就很容易理解。幾乎所有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繁榮都和中國的經濟崛起息息相關。中國的影響力之大,在柬埔寨這個國家就可見一斑。2011年,中國在這裡進行的投資超出美國十倍。中國也間接利用了這種經濟上的依存關係,導致第20屆東協峰會未能發布會後共同聲明。因為柬埔寨拒絕在公告中提到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SWP)的東南亞問題專家威爾(Gerhard Will)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柬埔寨非常明確地發揮了作為中國傳聲筒的作用。"

面對美國的攻勢,中國表現出憤怒之情,但同時也顯示了足夠的自信。《環球時報》對歐巴馬東南亞之行的評價是:雖然形成一定威脅,"但他改變不了東南亞經濟已同中國形成緊密利益關係的現實"。

歐巴馬和溫家寶在金邊會晤圖片來源: Reuters

艱難的平衡游戲

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博弈競爭,等於逼迫在經濟和政治上都處於弱勢的東南亞國家做出艱難抉擇。德國伯爾基金會(Heinrich-Böll-Stiftung)駐曼谷辦事處的帕哈裡(Jost Pachaly)對歐巴馬東南亞之行帶來的反響進行了觀察:"總體上講,所有東南亞國家都歡迎美國更多參與地區事務。"但他認為,這些國家會盡一切力量避免介入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大國爭鬥。為此,它們必須對自己與這兩個大國之間戰略和經濟利益進行平衡。《曼谷郵報》評論員瓦尼雅卡(Voranai Vanijaka)這樣總結道:"像泰國這樣的小國就像在一根纖細的繩索上玩平衡游戲,它們必須周旋於大國之間,以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

不過,每個國家採取的戰略倒是各不相同。這也是東協內部的巨大差異性造成的,帕哈裡認為:"東協的形勢之所以這麼複雜,就是因為各國的發展狀況非常不均衡。"

東協面臨"拉力測試"

菲律賓毫無疑問是與美國走得最近的盟友之一。上周,該國致函東協,對第21屆峰會的主席國柬埔寨再次拒絕在國際層面上解決南中國海主權爭議的做法提出抗議。對於柬埔寨的立場,帕哈裡表示絲毫不令人意外:"寮國和柬埔寨都極度依賴於中國的投資。"一旦和中國鬧僵了關係,這些國家將面臨無法承擔的後果。而其他大多數國家都處於"舉棋不定"的困境中。比如泰國,就與中國和美國都保持著較為緊密的經濟關係。為了讓中美都不會感到受到冷落,曼谷即將迎接中國總理溫家寶來訪,而這就在歐巴馬剛剛走後幾天。

在緬甸受到明星般追捧圖片來源: dapd

緬甸則在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博弈中扮演著特殊角色。帕哈裡認為,這個東南亞國家已經和中國漸行漸遠:"緬甸通過接待歐巴馬的來訪要達到的效果是,進一步與中國劃清界限。"這個昔日的軍政府獨裁國家希望以此徹底完成重返國際社會、結束孤立狀態的目標。然而,面對幾十年來該國與中國形成的緊密聯繫,美國是否能夠真正構成挑戰,還是個未知數。

美國對東南亞日益增長的興趣,既給該地區帶來了新的經濟和政治機遇,同時也面臨與中國關係緊張的威脅,而東協目前還不具備與中國發生對立衝突的實力,正如帕哈裡所說:"東協在政治層面上還遠遠沒有發展到能夠以一個聲音說話的程度。"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編譯:雨涵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