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哈馬斯火箭襲擊以色列 以軍宣佈進入戰爭狀態

2023年10月7日

巴勒斯坦極端主義武裝組織哈馬斯周六突然向以色列發射了多枚火箭彈,造成了大量死傷。以色列表示,「哈馬斯犯下了嚴重錯誤,對以色列發動了戰爭」。德、法、美等國對 「恐怖襲擊」進行了譴責。

加薩地帶受以色列軍隊攻擊倒塌的一棟建築(照片攝於2023年10月8日)
加薩地帶受以色列軍隊攻擊倒塌的一棟建築(照片攝於2023年10月8日)圖片來源: Mahmud Hams/AFP via 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德新社報導,哈馬斯軍事首領德伊夫(Mohammad Deif)在一份簡短的錄音聲明中宣佈開始「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Al-Aqsa Flood),旨在結束以色列的「侵犯行為」。

美聯社表示,德伊夫聲稱:「我們決定說,我們受夠了。」

巴勒斯坦伊斯蘭極端主義軍事團體「哈馬斯」(全稱「伊斯蘭抵抗運動」)被德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歐盟、約旦、埃及等認定為恐怖組織。中國、俄羅斯、伊朗、土耳其以及一些阿拉伯國家則沒有將之視為恐怖組織,而是承認其抵抗組織身份。

更多閱讀:巴以衝突,中國到底站哪邊?

「我們將自衛」

以色列軍方稱,加薩地帶的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周六(10月7日)向以色列發射了大量火箭彈。包括特拉維夫在內的以色列多個城市拉響了警報。哈馬斯起初宣稱,從加薩地帶發射了5000多枚火箭彈。晚些時候,德新社等媒體的報導指出,哈馬斯周六從加薩地帶向以色列發射了逾兩千枚火箭彈。

以色列軍方在社媒X(前推特)的一個帖子中寫道,全國各地的以色列人「被警報聲吵醒,哈馬斯從加薩向他們發射火箭彈」。

以色列國防軍(即以色列軍隊)表示:「我們將自衛。」 以色列軍隊在周六宣佈進入戰爭狀態。

目擊者稱,作為回應,以色列空軍炮擊了加薩的目標。以色列軍隊發言人證實了該消息。

以色列軍方稱,在火箭彈襲擊期間,數名巴勒斯坦武裝人員進入以色列境內。以色列軍方要求加薩地帶周邊地區的居民留在家中。目擊者報告說,街道上發生了交火。

據德新社報導,以色列國防部發言人稱,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已批准動員預備役人員。幾乎所有曾經服兵役的以色列居民都被分配到預備役部隊,以便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增援。

以色列:至少70名以色列人喪生

襲擊發生時,以色列在慶祝猶太節日妥拉節(也稱「誦經節」,Simchat Torah)。該節日慶祝誦讀希伯來聖經《妥拉》的學年結束。

起初,救護服務機構以色列紅大衛盾會(Magen David Adom)表示,有一名60歲的婦女遇難,她在蓋德拉鎮附近一棟建築物被擊中時受了致命傷。另有15人受傷,其中兩人傷勢嚴重。不過,晚些時候以色列公佈了更高的死亡人數。

以色列紅大衛盾會稱,在周六哈馬斯的襲擊中,至少70人喪生,還有數百人受傷。該數字已經使哈馬斯的這次襲擊成為在以色列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而這一數字還可能進一步增加。

襲擊發生時,以色列正在慶祝猶太節日妥拉節(也稱「誦經節」,Simchat Torah)圖片來源: Amir Cohen/REUTERS

巴勒斯坦衞生部周六晚些時候表示,加薩地帶至少有198人在以色列針對哈馬斯襲擊的報復行動中喪生,至少1610人受傷。以色列在周六對加薩地帶進行了多次空襲,並在邊境圍欄與持槍武裝分子交火。

多國譴責哈馬斯的襲擊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预计在今天晚些時候與國防高官舉行磋商。發言人說,納坦雅胡在前往基裡亞的途中,以便與安全機構領導人一起進行安全評估。

德國表示,「堅決譴責從加薩地帶對以色列發動的恐怖襲擊」。法國、捷克、烏克蘭、美國等國也抨擊了「恐怖襲擊」,美國還表示,支持盟友以色列的自衛權。

歐盟在周六譴責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並呼籲立即停止暴力行為。

以色列軍方稱,在火箭彈襲擊期間,多名巴勒斯坦武裝人員進入以色列境內圖片來源: Mohammed Fayq Abu Mostafa/REUTERS

「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了戰爭」

據法新社報導,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在周六晚些時候的一份聲明中說:「哈馬斯今天上午犯下了嚴重錯誤,對以色列國家發動了戰爭。」他還表示,以色列軍隊正在各地「與敵人作戰」。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也在視訊講話中說:「以色列公民們,我們現在處於戰爭中」。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周六在視訊講話中說:「以色列公民們,我們現在處於戰爭中」圖片來源: AFP

德新社的報導指出,這次來自加薩地帶的大規模襲擊出人意料。最近局勢再次升級,特別是在約旦河西岸。自本周四以來,有四名巴勒斯坦人在襲擊或與以軍的對抗中喪生。

約旦河西岸的安全局勢長期緊張。以色列在1967年接管了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則要求在這些領土上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據聯合國統計,加薩地帶有200多萬人生活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下。

(德新社,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