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問候德國人,握手還是親吻?

Courtney Tenz
2018年7月7日

在德國,人們以握手還是以吻頰的方式相互問候?甚或左、右頰雙吻?對我們的美國同事Courtney Tenz來說,到底可以和誰親吻,依然還是個謎。

Fußball | Fans aus Portugal jubeln nach dem Sieg und küssen sich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Egerton

(德國之聲中文網)12年前,我來德國。那時,看到人們常常握手,殊為詫異。頭一次去銀行接受咨詢,以握手開始;在我的租房中介人那裡,亦是同樣情形。在工作單位,新同事們也很自然地向我伸過手來。甚至我的瑜伽老師也在我第一次來上課時伸出了手臂。

我知道了:在德國,握手是正式的問候方式。在美國,我很少遇到必須把手伸出去的情況。或許,因我是女性,或者,是因為我此前很少出沒於正式場合。在德國,我得注意了,隨時都要把右手騰出來,以備見到新面孔。

親吻:法國式問候

就在我以為有了足夠的瞭解,並習慣了握手後,新問題卻接踵而至:輕鬆的問候方式。在職場上,握手這種方式便讓我覺得相當僵硬,在派對上,它更讓我有滑稽之感。熟悉的人們之間該如何問候?

情況表明,德國人從法國人那裡習得了某些衣缽。我的熟人和友人們不再把手伸給我,而是在我的臉頰上作空吻--先右後左。不過,第一次遇到時,我還是吃驚不小:在大多數人眼裡,德國人對此類表達還顯得過於呆板。儘管如此,"社交吻"似乎已成時髦。我也理解了為什麼:親密友人之間這種表達友情的方式比起伸出手來更加自然親切。

與此同時,這種問候方式令我疑問多多,尤其是這個問題:跟誰親吻,跟誰握手?

對我來說,在一些朋友,尤其是美國人那裡,答案很清楚:既不吻亦不握手。我們常會對所謂的"歐洲式交際"翻白眼。若要問候,一絲微笑、一記點頭,足矣。倘遇上我的拉丁美洲、義大利或法國朋友,則我知道,等著我的是親吻,這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可遇上德國人,我依然心中無底。

習得規矩,避免出醜!

沒把握的不止是我一個人。我問了朋友圈,如何決定何時親吻、何時握手。豈料,竟無人能提供明確答案。其中一人居然還說:"要是你瞭解到了相關的規矩,得告訴我呦。"另一位女友告知,她總是靈活處置;此外,她只會親吻同性好友,"我絕不會以這種方式問候一位男性朋友"。

如何把握何時親吻、何時握手圖片來源: Fotolia/shoot4u

她的說法讓我頗覺蹊蹺,因為我想到,我最好的女友從未在我面頰上給過一個吻。相反,另一位女友的丈夫倒是每回見面都吻一下。儘管這不是一種浪漫表示,我仍自問,他是否也會用這種方式問候另一位男士?畢竟,在前東德,所謂的"社會主義兄弟之吻"是有傳統的。

按禮儀專家、《禮儀大手冊》出版人瓦爾德(Rainer Walde)的說法,相關規矩至為簡單:面頰吻僅限於家庭、友人及人們喜歡的或與其身體接觸無大礙的人士。他表示,絕不可把接吻搬進職場,否則,會導致太多誤會。

正因容易導致誤解,所以德國禮儀協會於2011年提出,要求禁止在工作場合親吻,即便是表達友誼的吻。雖然這一禁忌未正式通行,多數禮儀專家看法一致,即:面頰吻的許可空間是在辦公室外。

德國聯邦政府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宏未來恐怕還一直會以左、右雙吻互相問候。而禮儀專家依然建議同事間以握手作為問候。對德國人來說,這也是典型的做法。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