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國安法》再燃香港民眾示威情緒 德國政界發聲挺港

文木 綜合報導
2020年5月24日

香港民眾周日示威反對國安法,開始不久後發生警民衝突,警方發射催淚彈並逮捕了至少180人。同一天,中國外長王毅、港首林政月娥分別就《國安法》發聲。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在德媒上向德國和歐盟發出對中國實施制裁的呼籲。

Hongkong Demonstration gegen Chinesische Regierungspläne
示威者用手勢表示「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圖片來源: Tyrone Siu/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民眾本周日下午走上街頭舉行示威。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名為"反惡法大遊行"的抗議活動反對《港版國安法》、《國歌法》。香港電台報導,大批市民響應號召,由銅鑼灣出發向灣仔方向遊行。香港警方在遊行前就警告,進行未經批准的集結有機會違反《公安條例》下的「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最高可判處監禁5年。截至發稿,香港警方通過其臉書帳號宣佈逮捕了至少180人。

這場遊行事前並沒有申請不反對通知書,香港01報導,下午1時有約千人在銅鑼灣集合參加示威,不少人高喊"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香港獨立 唯一出路"的口號。遊行開始不久即爆發警民衝突,警方施放多枚催淚彈,發射胡椒噴霧試圖驅散人群,水炮車及裝甲車亦已出動。上一次警方在銅鑼灣施放催淚煙還是在1月1日的民陣發起的元旦遊行。

數千名示威者參加了本周日的集會。這場抗議活動是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香港實施限聚令實施以來爆發的最大規模遊行。示威者聚集在繁華的銅鑼灣和灣仔區,他們高呼口號,一些蒙面抗議者設置臨時路障攔截警車。一名反對國安法的25歲示威者告訴法新社:"人們只可能因為說或發表反對政府的言論而被定罪。"另外一名23歲的抗議者說:「我很害怕,但我還是站出來,除了和平、理性和非暴力的方式之外,我看不出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傳遞我們的訊息。」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也出現在銅鑼灣,他表示與大家同在。他強調"香港人快沒時間了,但我們會持續反抗"。接受採訪時他還說:"我們一定要站出來反抗,讓北京知道我們絕不屈服,今天這麼多港人站在街頭就是我們會反擊的證明。"

《明報》報導,人民力量副主席譚德志周日被捕。人民力量在銅鑼灣崇光百貨公司外設街站。譚德志在此處辦 "健康講座 ",現場有民眾聚集。警方警告譚德志涉嫌組織未經過批准的集會,要求他解散現場,譚德志之後被警方帶走。《南華早報》報導,他被警察帶走時高呼"為自由而戰!與香港站在一起!"

全服武裝的香港警員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A. Wallace

中國外長王毅:不影響香港高度自治

法新社指出,就在示威者和警方對峙之時,中國外長王毅在周日的記者發布會上表示,建立健全香港國安法的制度和執行刻不容緩,勢在必行。根據中國新聞網報導,王毅在人大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回答了路透社記者提出的香港問題,他表示,去年6月修例風波以來,「港獨」組織和本土激進分離勢力日益猖獗,暴力恐怖活動不斷升級,外部勢力深度非法干預香港事務,這些都對中國的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也對香港保持繁榮穩定、推進「一國兩制」構成了巨大威脅。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刻不容緩,勢在必行。他還表示,全國人大這一決定,針對的是極少數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不影響香港的高度自治,不影響香港居民的權利和自由,不影響外國投資者在香港的正當權益。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周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近月有不少人在她FB上留言提出,政府應盡快啟動《基本法》23條立法。她強調,會與團隊盡力向公眾宣傳和解釋這次為國家安全立法的重要性,「以抗衡反華勢力和反政府人士正動員的無理攻擊和肆意詆毀。」林鄭認為,絕大多數香港市民的眼睛雪亮「不會被這股破壞社會安寧的勢力所蒙騙。」

批評和擔憂

北京於本周四公佈了擬議港版《國安法》的計劃,香港的民主人士認為這是對民主運動判下死刑。黃之鋒和香港公民團體「鍵盤戰線」發言人鄺頌晴(Glacier Kwong)在德國《星期日世界報》發表文章向德國和歐盟發出呼籲:"我們敦促德國和歐盟通過一項類似馬格尼茨基法案的法律,對中國實施制裁,並在未來與中國的貿易協定中加入有關香港人權的條款。「 文章強調,即使面對新冠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向中國的霸權主義低頭也不是解決辦法。「

歐洲人民黨黨團主席韋伯(Manfred Weber)呼籲實行以價值為導向的歐洲外交政策,他表示,對歐洲來說,"個人自由、民主、法治和社會市場經濟 "都是重要的議題。香港人要 "感覺到我們是站在他們那邊的"。德國政界人士也對中國的做法表示譴責。基民盟的默爾茨(Friedrich Merz) 要求歐洲和美國發出"明確的叫停訊號"。他指出:"世界不能在中國當局破壞條約、破壞香港民主的時候袖手旁觀"。

 

文木 / 任琛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等)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