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衝突以色列

國際不滿以色列情緒加劇 以駐美大使館人員遭槍殺

周昱君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2025年5月23日

以色列5月開始在加薩發動新一輪攻勢,但隨著當地饑荒、人道危機加劇,以軍的行動進一步引發國際質疑。與此同時,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有2位職員在華府被槍擊身亡,各界譴責這是反猶主義。另一方面,21日有一批外交官在約旦河西岸遭以軍鳴槍驅趕。

圖為以色列駐美使館職員遭槍擊現場,有民眾身上披著以色列國旗。
21日晚間,美國華盛頓的猶太博物館附近發生槍擊,遇害者是以色列駐美大使館人員。圖片來源: Jonathan Ernst/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三(5月21日)晚上,2位以色列駐美大使館的職員在華府的猶太博物館(Capital Jewish Museum)和聯邦調查局(FBI)華府分局附近遇槍擊身亡。以色列大使館表示,遇害者是一對即將結婚的年輕情侶,當時在博物館參加活動,準備離開時被人近距離射殺遇害。

其中一名死者是以色列和德國雙重國籍者。據德國—以色列協會(DIG)訊息,死者名為利欽斯基(Yaron Lischinsky),在巴伐利亞州出生長大。DIG會長貝克(Volker Beck)表示,利欽斯基是該協會青年論壇的創始成員,致力於以色列和德國年輕人之間的交流,能講流利的德語,是個開放、聰明和積極參與的人。這次兩人遭反猶主義謀殺令貝克深為震驚。

另一名死者名為米爾格雷姆(Sarah Lynn Milgrim)。據以色列前駐美大使赫爾佐克(Mike Herzog)消息,米爾格雷姆是美國人。

以色列駐美使館發布遇害的利欽斯基(圖右)和米爾格雷姆(圖左)生前照片圖片來源: IsraelinUSA/Twitter/Anadolu/picture alliance

警方已拘留了1名30歲的芝加哥男子羅德裡奎茲(Elias Rodriguez)。他如今面臨兩項一級謀殺指控,以及殺害外國官員等罪嫌;檢方表示,接下來還可能增加其他指控,例如恐怖主義。

據目擊者說法,羅德裡奎茲曾在事發現場附近徘徊。當時目擊者在博物館內聽到槍響,有一名神情焦慮的男子走進來;現場其他人以為他需要幫助,還上前給他水,沒想到他是嫌犯。警察到達之後,這名男子拿出一條阿拉伯頭巾,同時高喊:「解放巴勒斯坦!」

目擊者卡林(Yoni Kalin)向美聯社表示,博物館當時正在舉辦關於人道援助的活動:「這是關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幫助加薩和以色列的人民;我們如何讓穆斯林、猶太人和基督徒合作,真正幫助那些無辜的人們。結果,這個人卻來這裡冷血地殺了兩個人。」

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達農(Danny Danon)在X平台批評此案是「反猶恐怖主義的卑鄙行為」,稱傷害外交人員和猶太社群「跨越了紅線」。「我們相信美國政府會對犯案者採取強硬行動。」

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表示「震驚」。  他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卑鄙的仇恨、反猶行為,奪去了以色列大使館兩名年輕雇員的生命。」他說:「我們與華盛頓特區以及美國各地的猶太社區站在一起。美國和以色列將團結一致,保衛我們的人民和共同的價值觀。恐怖和仇恨不會擊垮我們。」

美國總統川普也透過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譴責此案背後「顯然基於反猶主義」,「仇恨與極端主義在美國不會有立足之地。」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在X平台寫道:「我們會將這個邪惡的罪犯繩之以法。」

多國外交官訪團遭以軍鳴槍驅趕

以色列今年3月起嚴格控制援助物資進入加薩,導致當地物資匱乏,出現饑荒危機。法國、英國、加拿大領袖稱加薩形勢激化「完全是過度的」,並向以色列發出警告

5月,以色列在加薩發動代號為「猶太勇士戰車行動」(Operation Gideon's Chariots)的新一輪攻擊;多個歐盟成員國施壓布魯塞爾,要求歐盟向以色列政府發出強烈訊號

以色列表態出於「外交」理由願允許人道援助進入加薩,並於週二(20日)開放93輛卡車帶著物資穿越邊境,但聯合國發言人杜雅裡克(Stephane Dujarric)週三說,有一個援助小組等了好幾個小時,但以方遲遲未允許他們領取物資,因此物資還沒分發到當地巴勒斯坦人的手裡。

加薩空襲致百餘人喪生 以色列民眾抗議

02:59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21日,來自31國、共25位外交官的訪團前往約旦河西岸城市哲寧(Jenin)實地探訪巴勒斯坦人的人道處境,過程中卻遇上以色列軍人實彈鳴槍驅趕,讓西方各國對以色列的不滿情緒進一步加溫。

這批訪團成員來自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埃及、英國、中國、俄羅斯等國。據以軍說法,外交官訪團當時「偏離原本批准的路線,踏進他們未獲授權進入的區域」,因此軍人鳴槍示警,但沒有導致人員傷亡。以色列聲明稱,「對於造成不便,深感遺憾」。

比利時、法國、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都召見了以色列大使。德國外交部表示,訪團扮演的是「獨立觀察員」的角色,對以色列完全不構成安全威脅,「強烈譴責這場毫無緣由的攻擊……很幸運沒有發生更嚴重的事」。德國外長瓦德富(Johann Wadephul)將與以色列外長溝通這件事。

義大利外長塔亞尼(Antonio Tajani)也要求以色列釐清此事,「針對外交官的威脅是令人無法接受的」。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拉斯(Kaja Kallas)則呼籲以色列進一步調查。

北京周四表示「堅決反對任何危及外交官安全的行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要求開展全面調查,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外交官訪團21日在約旦河西岸訪察時遭以軍鳴槍驅趕,引發歐盟各國不滿。圖片來源: Mohammad Mansour/AFP

納坦雅胡:攻勢會持續到以色列徹底控制加薩

儘管國際持續呼籲以哈停火,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週三仍表示,對哈馬斯的攻勢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哈馬斯放下武器,且「加薩走廊完全由以色列控制為止」。

另外,納坦雅胡聲稱,哈馬斯的高層穆罕默德‧辛瓦爾(Mohammed al-Sinwar)可能已遭以軍擊斃,其兄弟是去年10月在以軍空襲加薩行動中被暗殺的哈馬斯軍事領袖葉海亞‧辛瓦爾(Yehya al-Sinwar),他被認為是2023年10月哈馬斯襲擊以色列的背後主導者。

納坦雅胡表態願意與哈馬斯達成暫時的停火協議,以換取被關押在加薩的人質獲釋。據以色列情報單位說法,當地有20位人質還活著。

針對是否全面停戰,納坦雅胡則稱:「我準備好結束戰爭了,前提很明確,那就是要確保以色列安全,所有的人質返家,哈馬斯交出武器、放棄權力。」

納坦雅胡要求,哈馬斯領導階層必須全部離開加薩;若所有條件都滿足,以色列就會推進美國總統川普對加薩的計畫。今年初,川普曾提議由美國「接管」加薩,並把巴勒斯坦人永久遷出,但這樣的主張遭質疑可能構成「種族清洗」。

納坦雅胡駁斥了他與川普不合的傳言。川普上週出訪中東,去了三個波斯灣國家,卻沒去以色列,引發外界揣測川普是否逐漸對加薩戰事感到不耐。但納坦雅胡表示他跟川普通過話,川普向他保證美國對以色列的承諾仍沒有改變。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