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liu

2010年10月12日

劉曉波獲得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的消息上周五傳出後,旅居德國的一些華人知識分子聚會科隆,交流了對此的感受和看法。德國之聲記者在現場記錄了一些他們的感言。

2010年1月1日,香港民眾聲援劉曉波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廖天琪圖片來源: DW

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

"聽到劉曉波得獎我當然是非常非常地高興。我馬上就想到如果劉曉波他自己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會是怎麼樣的,我相信他一定會熱淚盈眶。不只是他這樣做為當事者,或者說是得到這個榮譽的人,我相信其他的人,包括他的朋友、他的同事還有所有關心中國問題的人都會有這種欣喜若狂的感覺。我還記得以前我跟劉曉波也談過這個問題,他覺得諾貝爾獎常常是非常具有政治性的,特別是和平獎是真的相當有問題。

所以我想他得到這個獎確實是付出了非常巨大的代價。他為了爭取言論自由和為中國爭取更好的前途,以及中國的自由和民主所受到的這些,就是失去了自己的自由,現在不僅得到了中國國內的,也得到海外華人的,而且現在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這對他來說一定是一個巨大的補償。而我相信這個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對於中國的知識界和中國的民眾也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人民要求能夠自由表達自己言論和自己思想的意願是不能夠被壓制的,任何的這種嘗試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我相信這個真的是一個大家可以舉杯同慶的時刻。"

諾貝爾和平獎對中國的意義

民主中國陣線秘書長潘永忠:

"應該這麼說,中國人民都應該深思:為什麼在中國沒有(人得到諾貝爾)物理獎,沒有(人得到諾貝爾)化學獎,沒有(人得到諾貝爾)數學獎,而首先在中國人權-這個最薄弱的地方首先得到了獎,這是每個中國人作為中國人來說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也這麼想過。

第二點,我覺得國際社會始終關注著一個中國、中國人民的人權、 民主制度等等政治體制方面的問題。因為中國在這個地球上佔了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口,所以中國的問題不單單是中國人自己應該解決的問題,而是人類共同的一個很大的問題。那麼我想,既然國際社會,世界的民主力量都對中國寄予這麼大的期望,做為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在)社會的改革浪潮當中應該站出來,像劉曉波那樣一起把這個事情推動上去,我想,肯定是有希望的,現在就是一個新的起點和新的動力。"

廖亦武眼中的好友劉曉波以及想說給他聽的話

廖亦武圖片來源: DW

中國作家廖亦武:

"我是八十年代中期認識劉曉波的。那個時候他是一個文學評論家,而且是文學界的一匹黑馬,他以對文學、文化的批判性而著稱,但是那個時候劉曉波的興趣主要在文學,後來經歷了1989年之後,劉曉波做了四次牢,他以他的那種"固執"和"愚蠢"堅持到了今天。他對於我來說不是一種政治家,因為(如果他是)政治家,政界都會妥協。我認為他是以私人的勇氣堅持到了今天。就是說很多我們表面上看起來是私人的人,他們中途有很多告別了革命,該革命時候就革命,該告別革命的時候就告別革命,甚至他們組成了一個新左派,他們認可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贏家通吃。我和劉曉波曾經都感覺非常地絕望。

那麼這種記憶的傳承難道只有用殉道者的方式才能傳承下去嗎?如果是這樣,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東西方,都是很不公平的。那麼最終我覺得公平還是出現了,我就是指劉曉波的得獎,讓這個記憶能夠傳承,有這麼一種貫制的東西。 所以說我把它看成-不管劉曉波願不願意聽-我覺得這樣的勝利是有著決定性的,我覺得諾貝爾和平獎是一個很高的獎項,它是一個最終的承認,這個是對中國知識分子的記憶的承認,而且否決了一個"贏家通吃",那些該革命就革命,該告別革命(就告別革命的人),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否定,這就是劉曉波最起碼完成的一個階段性的使命。所以說,我覺得為了他的家人,為了他四次探監的老婆,為了他受了連累的一些擔驚受怕的一些親人和朋友,我覺得他應該接受,共產黨給他,如果是讓他(選擇)自由,讓他流亡,我覺得他應該接受,為了他的家人他應該接受這個條件,讓他老婆劉霞過上正常人的日子,這個是我想說的話。"

劉曉波對中國民主化運動以及思想自由的意義

中國畫家孟煌:

" 在柏林的時候我經常晚上看推特,特別是劉曉波入獄這一段,我經常看,幾乎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必須看劉霞(的推特),通過劉霞的推特看看曉波的情況,同時我也知道有很多其他的年輕人特別關心曉波,像這個呼籲曉波獲諾貝爾獎,包括很多年輕人,曉波這次獲諾貝爾和平獎我想對於其他的年輕人是一個鼓舞。"

評價海外華人知識分子的反對聲音

華文報人彭曉明

"劉曉波不僅僅是在這次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而且在幾乎同時得到了德國筆會赫爾曼 凱斯滕獎,這個獎項實際上是對於文學,對於言論自由和人權的一個獎項,所以全德學聯發表的聲明是,這次對劉曉波來說是雙喜臨門。

那麼,這件事情,先說一說,對於中國、對中國人民、對中華民族來說有著怎樣一個重大的意義。過去長期以來,他主持了多年的中國筆會 ,這次他能得獎,這也是筆會的光榮。而且,他又得到了德國筆會的人權、言論自由和文學獎,這個是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鼓舞。很多人說,在海外的民主運動進行了這麼多年,現在終於有了一位既支持海外民運,又堅持了文學批評、文學創作的勇士得到了這個獎,對我們中國、中華民族來說、中國文學來說都是不可替代的,都是空前絕後的。

但是一部分人對劉曉波得獎發表了一些不同意的或者是批評的態度,那麼,我想這個當中情況也比較複雜,有的人是對於劉曉波一些行事的作風有一些誤會,也可能有一些意見, 那麼他們要發表一些意見,我覺得也是可以的,也是在言論自由範圍之內的,但是我們也要注意,當中有一些人是自己沒有吃到甜頭,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我覺得這樣的做法不是很道德。既然我們是在爭取中國民主、中國文學的進一步繁榮,以及人權的發展、言論的自由,在這樣一個大環境裡,我們應該同時推動我們的事業。我們的戰友、朋友能夠得獎,這是我們的榮幸,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我覺得他們不應該在這樣的時刻,在西方這樣的地點做這樣的事情。我們應該慶祝這樣的成功。劉曉波的得獎是六四鮮血的補償,也是我們的驕傲。"

採訪:達揚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