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地攤經濟救中國」靠譜嗎?

文山
2020年6月9日

新冠疫情之下遭受重創的中國經濟,似乎想要抓住「地攤經濟」這根「救命稻草」,總理李克強近期多次為其「點贊」。然而,北京市委機關報刊發社評公開反對「地攤經濟」。經濟學家則指出,當下的這場討論,暴露了中國經濟改革多年來的思維誤區。

200 Jahre Fahrrad Straßenhändler China
2012年上海街頭的擺攤小販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 Parks

(德國之聲中文網) 幾十年來,"地攤經濟"在中國官方語境中一直是"髒、亂、差"的象徵,是整治市容的對象,也是城管部門屢屢暴力執法的目標。一周前,總理李克強在煙台市考察時,忽然表示,地攤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一時間,"地攤經濟"彷彿成了中國經濟的救星。

據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已經有不少大城市提出要放開地攤經濟。上海市出台了政策,不再對"路邊擺攤"進行處罰;西安市也鬆動了擺攤禁令,允許商販在某些時段和某些地點擺攤經營。九江市甚至還出現了城管主動打電話動員商販外出擺攤的"奇聞"。

沒有增長,何來就業?

目前,中國面臨著非常巨大的就業壓力。儘管中國官方的失業率數字僅僅從1月的5.3%小幅上升到4月份的6%,但是,經濟學家指出,由於統計口徑問題,實際失業率很有可能被大幅低估。曾任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的盛洪教授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舉例指出,原本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一旦遇到經濟不景氣,就返回農村老家,此時官方公佈的"城鎮失業率"數字很有可能就無法將他計算在內。此外,"城鎮失業率"也不包括被迫縮減工時、被迫降薪的勞動者。

《華爾街日報》引述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中國經濟專家陳興動的觀點指出,一旦把所有人都考慮在內,今年一度有多達1.32億中國勞動者失業、暫時無工作或無薪休假,這個數量約佔中國城市勞動力的30%。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Wang Zhao

李克強在5月底新聞發布會上的表態,也印證了中國經濟主管部門對就業市場的擔心。他注意到有些工作了三十年的農民工今年突然失業、全家陷入困境,個體工商戶疫情期間歇業好幾個月,有些外貿企業至今沒有訂單。李克強還說,今年的城鎮新增就業崗位目標值是900萬個,"的確比去年低"。他承認,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增長作支撐"。

不少外界分析人士指出,要實現新增900萬就業崗位的目標,中國經濟今年至少需要實現3%的增長率;然而,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跌了6.8%。全國人大會議上,中國政府甚至沒有像往常一樣為今年的經濟增長設定目標。

拿什麼拯救經濟增長?

在經濟學家盛洪看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早在疫情之前就存在,新冠病毒只是起到了助推的作用。"這些年來,中國的企業經營環境不斷惡化,合法積累的財富往往也無法得到法律體系的保護。企業不敢進行投資,怎麼會有生產能力的擴大?怎麼會有經濟增長?又怎麼會有新增就業崗位?"

而像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後中國政府拿出4兆人民幣投資基建、促進房地產的"大手筆",現在也欠缺足夠的可行性:與十多年前相比,中國的債務佔GDP比重要大得多,政府的操作空間十分有限。

在這一背景下,"地攤經濟"儼然成為了就業崗位的"救星"。在5月底的新聞發布會上,總理李克強就舉例說:"西部有個城市,按照當地的規範,設置了3.6萬個流動商販的攤位,結果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

但是,並非所有城市都歡迎"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作為中共北京市委機關報的《北京日報》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刊發社論聲稱,"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文章認為,在"地攤經濟"議題上"不能盲目跟風",首都北京代表國家形象,因此"必須注重保持城市應有的秩序","街道髒亂、假冒偽劣、噪音擾民、游商滿街、堵塞交通、不衞生不文明等曾經的城市頑疾一旦捲土重來,之前的治理成果都可能付諸東流,不利於樹立良好的首都形象和國家形象,不利於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文章承認新冠疫情"確實給北京經濟發展和市民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但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錨定城市功能定位和管理要求,有所為有所不為,切實鞏固好來之不易的城市治理成果",並且認為"保就業保民生,北京有自己的一系列招和法"。

2013年4月,正在罰沒地攤物資的北京市城管人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hphoto

盛洪:當前爭論過於功利化

經濟學家盛洪對德國之聲表示,中國官方在"地攤經濟"議題上的矛盾和糾結,其實體現了一個很大的誤區:"擺攤本來是公民的市場自由的權利,不應該成為政府為了拉動增長、穩住就業的權宜之計。難道一旦經濟恢復了增長、就業市場回暖,政府就可以立刻收回'恩賜'?"

盛洪批評說,當下有關"地攤經濟"的討論,往往都陷於功利化。"其實中國那麼多年的經濟改革,一直都存在過於功利化的問題。不能因為宏觀經濟上出現了問題了,才開始去關心某一部分弱勢群體。我們的社會、經濟,應該在道德上、價值上去保證每一個人都能有工作,擁有參與經濟的機會。因此,圍繞'地攤經濟能否解決當前經濟問題'之討論,實在是反映了一種很低層次的追求。"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