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地球暖化程度?11張圖讀懂氣候危機

Gianna-Carina Grün | Rodrigo Menegat Schuinski | Michel Penke
2021年11月5日

聯合國在格拉斯哥舉行的氣候大會讓氣候危機再次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DW統整了其中最重要的數據。來看看與過去相比,地球發生了哪些改變。

Essen | Schornstein des Müllheizkraftwerk Essen-Karnap
圖片來源: Jochen Tack/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全球國家及政府領導人第26次召開會議,討論氣候變化的成因和後果。以下的5個問答題目將帶您瞭解,我們所居住的星球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1 哪些地區排放最大量的二氧化碳?

越來越多政府承諾在未來10到30年間讓其經濟實現碳中和。然而,在歐洲和美洲的排放量趨於穩定的同時,亞洲和非洲的排放量正在升高。從下圖可以看出,經濟必須做出多大的變化才能實現碳中和。

但單看排放量並不足夠。因為尤其是亞洲地區的人口在過去幾十年間出現巨幅增長,更多的人口就意味著更高的資源消耗。

如果將二氧化碳排放與人口規模相對照,就會看到一副截然不同的畫面:排行榜上排放量最高的國家除了美國、澳洲等西方國家外,還有世界其他地區的國家,包括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卡達和蒙古國。

究竟誰應該肩負起責任,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最重要的貢獻呢?專家認為,並非所有國家都應該承擔同等責任,必須考慮到經濟實力和財富。

如果將各國的人均排放量按照收入群體進行細分(見下圖)就會發現,平均收入越高,人均排放量就越高。

各國在各個收入組別中也呈現極大差異,而且收入等級越高,差異便越大。高收入、高排放量的國家-例如卡達-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就比德國或法國更高,而這些國家都在同一個收入組別中。

而印度、中國等國的人均排放雖然相對低,但由於人口基數龐大,其氣候政策能造成龐大影響。

#2 溫室氣體的最大來源為何?

經濟實力和二氧化碳排放密不可分。因此,工業領域佔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份額(35%)也就不足為奇了。

農業、林業和土地利用變化合計佔20%,是二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氮等溫室氣體的第二大排放源。

特別是在過去20年之間,森林砍伐量持續增加。俄羅斯、巴西和美國所砍伐的森林面積最大。

與1990年至2000年這段時期相比,森林砍伐自此之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緩。

森林砍伐所帶來的問題不止在於原先能儲存在土壤及樹木中的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中,還有森林和土壤是所謂的"碳匯",能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這使它們成為對抗氣候變化的有力工具。

#3 二氧化碳排放在過去幾世紀有哪些變化?

自工業化開始以來,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增加。起初問題並不大: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能被森林和海洋等天然"碳匯"吸收。

然而,人類如今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已經遠遠超過生態系統的自然吸收能力。因此,滯留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持續增加,如下圖中的紅色區塊所示。

#4 地球迄今暖化的程度?

大氣中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顆粒如同一個罩子籠罩著地球:雖然陽光及熱能可以穿透,但卻無法散去。如此一來,處於溫室中的地球會變得越來越熱。

與20世紀的平均值相比,全球溫度幾乎上升了1攝氏度,特別是在過去五年間。

全球平均升溫1度意味著地域上的劇烈變化。因為"只有"1度的平均值是由世界各地的溫度偏差所計算得出:不同地區的極端炎熱或極端寒冷,在計算時會相互平衡抵消。

2021年夏季,全球多地出現異常熱浪。以美國波特蘭為例:1991年至2020年的每年8月,當地的溫度計顯示平均溫為20攝氏度,但2021年8月13日,當日平均溫卻高達30度,這是一種極端溫度異常現象。

在同一周裡,類似的溫度異常現象也發生在西班牙、突尼斯、俄羅斯、印度、柬埔寨、澳洲和阿根廷,這裡只是其中幾個例子。

這種溫度上升也會使全球平均溫水準向上移動,而且產生深遠的影響:熱島效應、農作物減產、嚴重洪災及暴風頻繁。

最明顯的影響之一是海平面上升:溫度升高導致冰蓋和冰川融化,增加海洋中的總水量。

#5 海平面已經上升了多少?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統計,海平面在過去140年間上升近25公分。約三分之一的海平面上升是發生在過去25年內。

海平面上升的情況發生在全球各地,但這一趨勢在北極地區正在加劇,北極的暖化速度比其他地區更快。而海水因升溫而發生熱膨脹則會進一步推升海平面。

如同全球升溫般,全球海平面上升也有區域之分:部分地區受到的影響更劇烈。

例如,當加拿大西部和智利北部的驗潮儀顯示海平面平穩甚至下降時,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島國的海平面卻急劇上升-這一現象可能對島嶼的存亡造成威脅,導致其沒入水中。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