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投資開源情報 蒐集美軍資訊
2023年6月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一份情報公司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情報機構和解放軍正在大力投資開源情報(open-source intelligence, OSINT),以更瞭解美軍在太平洋及其他地區的能力。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威脅情報公司「紀錄未來」(Recorded Future)的分析報告詳細說明了中國政府和公司如何從美國國防部、智庫和私營公司蒐集公開數據,而這些訊息有助於中國軍方為與美國的潛在衝突預作打算。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有一個中國海事研究所,它開展了大量關於中國的開源研究」,「紀錄未來」的威脅情報分析師黑佛(Zoe Haver)說。「這是在學術框架下完成的研究,但最終外國政府會認為這種情報是有價值的。
美國軍方沒有立即對報告的調查結果發表評論。
開源情報的定義很廣泛,但「紀錄未來」研究的是中國解放軍情報機構用來制定計劃和發展軍隊的訊息。
報告說,解放軍和中國國防工業幾乎肯定會利用其他國家的開放訊息環境,從外國政府、軍隊、大學、國防工業公司、科研機構、智庫、新聞媒體、社交媒體平台、論壇等處提取開源情報。個人以及商業數據提供商、印刷媒體、無線電廣播、衛星和其他來源,也是訊息來源。
該報告還檢視了中國軍方簽發給中國私營公司的合約,以瞭解中國如何收集一系列的開源訊息,包括有關美軍及涉及台灣防衛工作的資訊。
「解放軍假設美國會以某種形式干預台灣衝突,他們非常努力地為這種情況做準備」,分析師黑佛說。
蒐集開源情報 對民主政體構成挑戰
「紀錄未來」公司的最新報告,列出了5家為中國解放軍服務的中國私營OSINT供應商,包括主要銷售平台和數據庫產品的供應商、主要提供研究和分析服務的供應商,以及專門從事遙感數據的供應商。
報告認為,解放軍很可能會使用這些數據來支持決策制定,並更好地瞭解潛在的外國對手,為未來的衝突做準備。
該報告也指出,雖然美國及其盟國公開的訊息存在安全問題,但切斷對數據的廣泛存取,可能不是解決辦法。分析師黑佛說,希望能藉由讓更多人認知到中國蒐集開源情報一事,幫助私營企業、軍方和其他政府部門管理風險,並使「網路爬蟲」更難以從公共資料庫和網站自動搜刮訊息。此外,黑佛也鼓勵企業針對有意購買其資訊的中國公司進行盡職調查。
「歸根結底,我們不希望西方國家關閉他們的訊息環境」,分析師黑佛表示。「那甚至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重視開放。」
中國早已開始蒐集開源訊息
2020年9月多家媒體報導,位於中國深圳的振華數據公司有系統地蒐集上百萬各國人員的「數位麵包屑」,並作為情報提供給中國政府和民間單位,引發外界震撼。「數位麵包屑」指的是一個人在網路上留下的蛛絲馬跡。
在網上發現這個資料庫的美國學者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2020年曾告訴DW,各界通常將開源數據視為低價值或是無價值的情報,但是開源數據實際上常常是政府部門或情報單位的資訊來源。
鮑爾丁是一名獨立學者。他曾在北京大學商學院任教近10年,也曾擔任越南富布賴特大學(Fulbright University Vietnam)經濟系的副教授。
鮑爾叮噹時向DW解釋,如果一個用戶在臉書或推特分享一張照片,這2個平台的技術會自動標記照片的地點。即便用戶關閉了推特標示地點的功能,其他人仍然可以從後台去分析出你所在的地點。
此外,深圳振華數據公司的資料庫中有大量的外國軍方人員,包含數千個基層的軍方人員。他們追蹤這些軍方人員的推特或臉書,並藉此來定位這些人員的所在地。當振華知道這些人員的所在地後,就可以進一步去推測某一艘特定船艦的所在地,以及在該艘船艦上可能發生的事。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