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報告: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總工時銳減 中國居首

2022年5月24日

國際勞工組織周一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的新冠封鎖措施以及烏克蘭戰爭對經濟造成的衝擊,可能導致全球就業市場的疫後經濟復甦道路出現逆轉。

Deutschland Leipzig | Autoindustrie & Corona | Porsch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Woita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國際勞工組織(ILO)周一發表最新觀察報告稱,經過2021年最後一季度的大幅增長,2022年第一季度的工作時數明顯下滑,比2019年第四季度(新冠危機前的基準)低3.8%,相當於減少1.12億人次的全職工作崗位。

報告指出,中國近期因新冠防疫措施而減少的工作時數,佔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工作時數下跌的86%。

除了中國的防疫限制外,烏克蘭戰爭沖也擊了全球經濟。報告指出,烏克蘭衝突已經對勞動市場產生影響,烏克蘭的工時暴跌,俄羅斯的工時也大幅下滑,與2021年第四季度相比,分別下跌15和1.3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面臨通膨壓力,尤其糧食及能源價格,全球供應鏈中斷、金融壓力上升以及貨幣政策的緊縮,尚未對世界各地的勞動市場產生全面影響。與新冠封鎖對工作時間的直接影響相比,金融和其他衝擊造成的經濟活動下降,通常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滯後才能完全顯現。「2022年工時進一步惡化的風險越來越大。」

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Guy Ryder)表示,這些數字尚未全面反映出烏克蘭戰爭的衝擊。該組織認為,工作市場的前景越來越不明朗,與新冠疫情前的水準相比,今年第二季度將減少相當於1.23億個全職就業機會。

萊德說:「這裡存在非常真切的危險,無論我們何時發布下一份觀察報告,下次引用的數據可能將代表勞動市場狀況的急劇惡化。」
國際勞工組織表示,在能源價格及供應鏈問題導致的通貨膨脹下,若工人的收入無法跟上,將對經濟和就業市場復甦構成威脅。報告指出,近期內出現薪資-價格螺旋上升的風險較小,2021年實際薪資增長速度比疫情之前緩慢。

烏克蘭戰爭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圖片來源: Pavel Klimov/REUTERS

「以人為本」的復甦

報告還寫道,較富裕及較貧窮經濟體在復甦時期的差異不斷拉大。高收入國家的工作時間開始恢復,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在今年第一季度依舊受挫,與疫情前相比分別存在3.6%和5.7%的差距,這樣的分化趨勢在今年第二季度可能加大。

國際勞工組織的調查也發現,疫情爆發兩年後,多數勞工的收入還未恢復。2021年,五分之三的工人生活在勞動收入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準的國家。此外,疫情期間的性別差距也在擴大。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工時的性別差距比危機前的基準大0.7個百分點。非正規就業的婦女受影響幅度最大。從收入群體來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國家的性別差距增幅最大。

2021年底和2022年初,發達經濟體的職位空缺急劇上升導致勞動市場趨緊,對於求職者而言,工作崗位數量上升。但總體而言,沒有強力證據可以表明勞動市場普遍過熱。因為許多國家仍有相當多的失業和剩餘勞動力。

隨著烏克蘭危機加劇,生產和貿易中斷,糧食及商品價格上漲衝擊貧困家庭和小型企業,特別是非正規經濟部門。

「全球勞動市場的復甦出現逆轉。不平衡和脆弱的復甦因為各種危機加深而變得更加不確定。這對工人及其家庭,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將會是具有毀滅性的,甚至演變成社會及政治混亂。」 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如是說。

「如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共同努力,專注於創造一個以人為本的復甦。」

(國際勞工組織、路透社、德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