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大學新聞總監 : 香港之死終來臨

黃穎
2018年10月14日

香港外國記者協會前主席、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瑞凱德(Keith Richburg)日前在《硯石新聞(Inkstone)》撰文談馬凱簽證事件。

Hongkong verweigert Journalist Victor Mallet Visum nach Gesprächsrunde über Unabhängigkeit
《金融時報》駐港記者馬凱簽證被拒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凱德在《硯石新聞(Inkstone)》撰寫的文章,引用九七香港回歸前美國《財富》雜誌的封面標題"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 Kong)",指當年歷史學家預言香港回歸代表香港之死,可能是有先見之明或來得太早,但2018年這幾個月發生的事,似乎是一個轉折點。

瑞凱德重新引用"香港之死"之論述,在九七回歸前後曾引起社會廣泛而激烈的討論。香港九七回歸前夕,美國《財富》出版"香港之死"的封面故事,引爆香港社會及國際間的輿論。回歸十年後,《財富》又在網上刊登一篇題為《噢!香港不死》的編輯署名文章,指97年報導"香港已死" "誇張了",文中指香港回歸10年後,經濟發展良好、 "一國兩制"方針成功落實、司法獨立及新聞自由得到保持….. 因此香港距離"死亡"相距甚遠,坦承10年前的預言有錯。

曾經偉大的開放與弗裡敦市開始衰亡

瑞凱德 在《硯石新聞(Inkstone)》的文章中指出,轉折點發生在2018年的七月,香港民族黨被列為非法組織;至十月,香港政府首次驅逐外國記者出境。這也是他記憶中首次香港政府透過不延續工作簽證,驅逐外國記者。而這個轉折點,正展示一個曾經偉大的開放與弗裡敦市開始衰亡。

瑞凱德表示,是次香港政府明顯"借用"了中國政府一貫的拒絕續批簽證的手法。然而,馬凱的情況實際上更惡劣,因為它不是因為所寫的文章或言論而被驅逐,他的所謂"罪行"似乎是他作為外國記者會執行主席,主持了一個"絕對合法的午餐會"。瑞凱德在文章坦言,"從沒有想像過,有一天香港會驅逐外國記者。"

香港記者抗議港府拒絕給馬凱發放簽證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A. Wallace

製造殺雞儆猴效應

瑞凱德相信香港政府的做法是要達至"殺雞儆猴"效應,外國記者因此明白,具批判性的報導不會被政權容忍的,"最好聽從命令或執包袱離開"。因此,報導時會更小心謹慎,甚至因為擔心被驅逐而自我審查。

瑞凱德其後接受德國之聲的電話訪問。他表示,香港政府及建制派反駁說香港仍然有充份的言論自由,與此同時,他們也說不能跨越一些"紅線"。然而他們從未說明那些紅線是什麼。瑞凱德認為,除非清楚知道底線界限,否則記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違了法。以他所知瞭解,沒有任何已通過的法律說談論獨立是非法的。 瑞凱德強調,政府需要說明這些紅線是什麼,因為這衍生一連串的問題:能否有來自台灣的、甚至來自西藏的人在香港發表演講?能否採訪民族黨的陳浩天,並在報章上引用他的說話是合法嗎?瑞凱德重申,針對言論自由的限制,任何人都需要明確的法律說明。

不少報導指香港政府正在準備廿三條立法,瑞凱德認,廿三條立法後可能嚴重限制言論自由。他指出,香港政府需要考慮一下, 一方面要投入多少能力才能令北京政府滿意,另一方面又不致上演如2003年大規模示威活動,"我們最終看到的是,在北京期望全面控制和服從黨中央裡,香港傳統言論自由與自由集會之間存在的巨大衝突。"

"香港之死"的論述 正在陸陸續續地實現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回望九七前夕,國際社會對香港九七後情況感到憂慮,所以出現了"香港之死"的說話。九七回歸後頭幾年,表面上社會也大致平靜,所以《財富》後來也有修正的說法。然而,當再回望這幾年香港,再重讀"香港之死"的論述時,又會感受到當日的論述正在陸陸續續地實現,特別是次《金融時報》馬凱事件,令人擔憂的許多的問題相繼浮現,雖然只是一個案例, 卻令人憂慮香港像"香港之死"所形容的制度、文化以及基本的價值是否能夠維持下去?如果悲觀一點的會認為己沒有希望了。

楊健興認為,很多香港前線的新聞工作者感到大環境越來越困難,面對著越來越多的"底線"、"紅線",到底新聞還有多少空間?的確令人憂慮。他指出,沒錯在施政、房屋、民生問題等議題上,香港市民仍然不斷批評政府;香港傳媒對香港政府內部也非常尖銳。然而當針對中央政治敏感的問題、如主權、港獨等議題時,言論及新聞報導的空間卻可能不斷收窄。楊希望借著今次馬凱事件,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從而給中央政府一點壓力,予香港多一點新聞自由。

香港民主派議員在立法院抗議當局拒絕給馬凱發放簽證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

大陸化必然使香港走向沉淪

資深新聞工作者及評論員程翔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瑞凱德重提"香港之死"的論述頗合符香港的現狀,沒有危言耳聳聽。程翔認為,香港逐漸走向沉淪是很自然的。他指出,九七回歸前,他已發表過文章,指出香港回歸後最大的憂慮就是"大陸化"。九七回歸竹後,香港的意識形態、政治運作都與北京看齊,這是不可逆轉的。程翔強調,"香港之死"在回歸頭幾年似乎沒有實現,當年預

言雖然落空,但不代表沉淪的病因已解除。他重申,大陸化必然會使香港不可逆轉地走向沉淪,如果對大陸化沒有制衡,香港必死,只是遲或早的問題.

另一方面,香港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張國鈞在回復德國之聲查詢時表示, 這不是第一次有外國人評論香港已死,然而,香港的"一國兩制"自回歸後一直運作良好,國家領導人也多番清楚表示會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變形、不走樣。張國鈞強調,留意到瑞凱德在文章中聲稱外國記者寫了冒犯的文章就會被驅逐,這完全是不符合事實和危言聳聽,更會令到外國朋友對香港的實際情況產生誤解。事實上,馬凱的工作證問題和香港的言論自由無關,而香港的社會各界,包括特區政府,也一直非常尊重和歡迎外國傳媒朋友在香港工作。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