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實現在中國自主研發生產新車型
2025年11月25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大眾公司周二(11月25日)稱,在合肥設立科技研發中心,意味著中國消費者如今可以買到完全在中國製造的大眾車型,這是公司歷史上首次在德國以外實現新車型的完整研發。
合肥的研發中心是其唯一一個專注於電動車的研發中心,也將在從中國向東南亞和中東的出口方面發揮作用。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區董事貝瑞德(Ralf Brandstätter)表示,「我們直接在技術應用地區開發技術,以便增強快速響應本地需求的能力。」
大眾集團CEO奧博穆(Oliver Blume)強調,「這一里程碑使我們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也讓我們與客戶的距離更近」,他說,大眾汽車的目標是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技術推動者。
大眾戰略:在中國,為中國
近年來,德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面臨來自本土競爭的巨大壓力,其全球銷量和利潤也因中國市場的低迷而受到影響。兩年前,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被比亞迪超越,失去了市場領先地位。據咨詢機構Jato Dynamics的數據,去年中國車企在國內市場的份額接近60%,而2019年僅為35%。
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車展上,大眾集團CEO奧博穆(Oliver Blume)說,在德國生產大部分汽車然後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因此,我們制定了明確的中國戰略——在中國,為中國服務」,他說,「這就是我們的新戰略。」
新成立的合肥研發中心預計將把大眾的研發時間縮短30%,加上本地化的架構,以及供應商的早期參與介入,可以將新車型的成本降低50%。
新的電動汽車平台計劃在2026年前完成,在此基礎上生產的電動車售價約為2萬歐元。2024年4月,大眾汽車制定了到2030年在中國銷售約400萬輛汽車、30億歐元利潤的目標。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