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大西洋前浪推後浪 兒子輸了老子上

德國之聲和搜狐體育聯合報導2006年7月4日

巴西隊早早地離開了世界盃。巴西人卻沒有離開世界盃,因為他們還有葡萄牙。巴西和葡萄牙淵源深厚,不僅因為巴西原來是葡萄牙殖民地。美聯社一篇報導甚至說:「父親超越了偉大的兒子」,把葡萄牙比作父親,巴西比作兒子。巧的是,「兒子」敗走之後,「老子」來復仇。而且,這個「老子」,跟法國有著無盡的「仇」。就7月5日第二場半決賽,德國之聲聯合搜狐體育報導如下。

斯科拉蕊:他也許是最有熱情最有煽動性的教練圖片來源: AP

老子」和「兒子」

巴西出局了,許多巴西人把希望寄託在了葡萄牙身上。這裡面有很多的原因。首先當然是,偌大個拉丁美洲都說西班牙語,只有巴西說葡萄牙語;在1822年前,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太多的巴西人身體裡流著葡萄牙血液;還有了:葡萄牙現任國家隊主教練斯科拉蕊是巴西人,正是他,率領著巴西隊奪得了2002年世界盃冠軍,這個頭銜將一直保持到本周日。

巴西,裡約熱內盧,一個教堂門口飄揚著一面巨大的葡萄牙國旗。神父達西爾瓦宣佈:「星期三這天,我是葡萄牙人。」他的宣言引起了在場的巴西教徒們熱烈的歡呼和掌聲。

如果說葡萄牙和巴西之間存在一種「父子情」,葡萄牙人和巴西人一般都不會反感。然而,從足球上看,「兒子」太傑出,而「老子」很一般。巴西是世界上公認的頭號足球大國,光是世界盃冠軍頭銜就有5個揣在它的兜裡。而葡萄牙呢,到現在為止,連歐洲錦標賽冠軍都沒有拿過一次。其實,熟悉足球史的人都知道,葡萄牙的足球並不是那麼差的,很多次,它本來有過很好的機會。熟悉足球今天的人也知道,葡萄牙國家隊裡有不少的能人,這支國家隊被稱為「黃金的一代」。

葡萄牙和法國

葡萄牙和法國可謂宿仇。法國在足球世界的成績比葡萄牙要輝煌很多。就世界盃而言,法國已經當了一次世界冠軍。而葡萄牙至今還只是第二次進入半決賽。在1966年那次半決賽裡,葡萄牙負於那屆的世界冠軍英國。

在兩者相對的過程裡,法國更是大佔上風。兩個國家隊至今共交戰21次,葡萄牙以5勝,1平,15負大佔下風。更嚴重的是,葡萄牙最近31年裡已經沒有贏過法國了。

在歐洲錦標賽上,1984年和2000年葡萄牙在半決賽上兩次遭遇法國,兩次敗北。葡萄牙後衛米格爾說:「我們跟法國還有一筆帳沒算清。」他指的是2000年歐洲錦標賽那場半決賽。在那場緊張激烈的比賽中,法國在第117分鐘時獲得了一個有爭議的點球,由齊達內罰入。當時,葡萄牙人憤怒了,場上亂成一片,努諾-戈麥斯為此得到紅牌,被禁賽了幾個月。

法國人特別為自己的團隊精神自豪。圖拉姆說:「這種團隊精神讓我強烈地想起1998年。我們在這個團隊裡成長成了一團。」拜仁的法國球員薩尼奧爾是主場踢球,他說:「隊裡的這種團結我還從來沒有經歷過。這個球隊有一個靈魂,它不停不息。」

菲戈和齊達內

有人說,戰到最後,驗證了「姜還是老的辣」的道理。兩位世界足球先生-葡萄牙的菲戈和法國的齊達內賽前都不被人看好。結果,紛紛地「迴光返照」,齊達內更是光芒萬丈。

菲戈等待著他還從來沒有達到過的頂峰。他說:「至於這是不是我的最後一次大賽,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什麼。」齊達內在大賽前已經宣佈賽後退役。可是在打敗巴西後,許多人認為他不應該退。

葡萄牙人對齊祖是滿懷敬意的。大門之星裡卡多說:「他是一個傑出的球員。可是我們不能過分把注意力集中在齊達內身上,因為那樣會使其他球員獲得更大自由。」

斯科拉蕊

如果說,兩位「老人」-齊達內和菲戈之爭中,齊達內的狀態明顯好於菲戈,那麼,在教練之爭裡,葡萄牙的斯科拉蕊則是唯一被真正崇拜的一個。

如果這次真能率領葡萄牙奪得世界冠軍,斯科拉蕊就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先後率領兩支球隊攀上世界頂峰的教練。世界上對斯科拉蕊的評價非常之高。切爾西主教練說:「世界上沒有很多教練能拿出那麼多的紀錄來,能把一支球隊的積極性高度調動起來,踢到這樣的水準。」葡萄牙隊裡雖然也有大牌球星,但有的球員連個俱樂部都沒有,有的甚至在葡乙踢球,但斯科拉蕊一旦看準了,就信任他們。果然,他的隊伍已經創造了奇跡:歷史上第二次闖入了世界盃四強。

看點

這場比賽的看點之一:葡萄牙能否打破31年不勝法國的魔咒;看點之二:葡萄牙是否能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斯科拉蕊能否再創輝煌;看點之三:在英國「黃金一代」失敗之後,葡萄牙的「黃金一代」能否證明自己;看點之四:齊達內的接班人是否真的出色當行;看點之五:法國本次大賽慢熱,打破了人們對它「衰老」的渺視,它戰巴西的輝煌是「迴光返照」還真的是重新輝煌呢?

葡萄牙人終於比較完整了,德科又能上了。這場比賽應該會是好看的,假如雙方不是太多地考慮「重要性」,不是太保守。

(山人)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