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好萊塢電影中偏見多多

Kira Schacht
2019年3月2日

電影不僅反映偏見,也能製造偏見。要是在影視作品中,亞洲人一味呆頭呆腦,黑人則令人害怕,自然會影響人們對這類族群的感受。那麼,好萊塢是如何表現各個族群的呢?

Data visualization Hollywood movie sereotypes teaser
德國之聲研究了超過6000部電影中的常見橋段,分析出好萊塢電影中有哪些刻板印象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過去數年間,好萊塢越來越頻繁地因為電影界根深蒂固的種族或性別歧視成為眾矢之的。從哪些演員能站在鏡頭前、哪些人有資格執導電影,到各個族群在大熒幕上所呈現的形象,都能看出其中端倪。德國之聲研究了超過6000部電影中的常見橋段,分析出好萊塢電影中有哪些刻板印象。這些電影是1928年以來有資格角逐奧斯卡的影片。

縱觀好萊塢影史,人們能找到許多種族歧視的案例。黑人和亞洲人經常是遭到歧視的對象。以奧黛莉‧赫本(Audrey Hepburn)主演的《第凡內早餐》为例,裡頭的鄰居國吉先生(I. Y. Yunioshi)一口暴牙和英語腔調是故意嘲諷日本人。而這只是眾多例子中的一個。

《第凡內早餐》中形象誇張的日本房客(由米基‧魯尼Mickey Rooney飾演)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從歧視性角色演變為刻板印象

社會學家王嵐芝(Nancy Wang Yuen)在她的著作《電影不平等--好萊塢演員和種族主義》(Reel Inequality: Hollywood Actors and Racism)中指出:"從20世紀初期好萊塢創立開始,種族歧視--以拒絕給與工作和塑造種族刻板印象等形式--始終存在於好萊塢影業中。"事實上,在早期的好萊塢電影中,總是以帶有歧視的老套橋段呈現亞洲角色:亞裔角色不是神秘、不懷好意的反派,就是像《第凡內早餐》里国吉先生這樣的醜角。值得一提的是,飾演國吉的是美國白人演員米基‧魯尼(Mickey Rooney),這正是過去好萊塢慣用的"涂黃臉"(yellowface):由非亞裔的白人演員通過化妝手法扮演東方人。

在好萊塢影史上,"涂黃臉"是非常通用的做法。製作團隊不願啟用亞裔演員,便直接由白人演員扮演亞洲人。這樣的做法甚至成為趨勢。其實社會學家都知道,只要各族群有更多的接觸,就能打破偏見的樊籬。但亞洲人在美國歷史上一直是被邊緣化的族群。 "直至今日,熒幕上多數亞洲人或亞裔美國人的角色,都不是由真正瞭解這個族群的人創造的。" 美國猶他大學研究媒體種族現象的肯特‧奧諾(Kent Ono )如是說。他指出,"那些從未與亞洲人接觸的人,從影視作品中對亞洲人產生古怪印象。而亞裔美國人在觀賞好萊塢電影時,也無法對裡頭的怪異亞洲人形象產生認同。"

這些有關影視作品中的刻板印象數據是取自收錄影視劇情的網站TVTropes.org。類似維基百科的TVTropes匯整了電影、電視、電玩、漫畫等內容橋段,使用者可自行記錄各種常見編劇手法和劇情。例如:哪些電視影集提到貓王還活著?哪些電玩裡存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幼兒角色?哪部電影裡的亞洲人是由白人扮演的?

 "涂黃臉"的手法至今還存在於好萊塢:電影《雲圖》(Cloud Atlas)在2012年時曾招致非議,因為許多非亞裔演員在劇中扮演亞洲人。雖然其中並不帶諷刺意味,但批評者認為,這些角色應該由亞洲人飾演:畢竟能給亞裔演員的角色本來就不多,而難得有不存在刻板印象及嘲諷意味的角色,更不該由白人演員頂替上陣。當斯嘉麗‧約翰遜(Scarlett Johansson)接演日本漫畫改編的《攻殼機動隊》主角"草薙素子",以及蒂爾達‧斯溫頓(Tilda Swinton)扮演《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中具有亞裔背景的角色時,都曾經引起過討論。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圖表顯示,許多有關亞洲人的老套情節在上世紀60、70年代後才消失於電影院。60年代左右曾經盛行過"白人強大、亞洲人弱小"題材:強大的白人角色與處於弱勢的亞洲女性發展出愛情故事。這個題材被發揚光大的時間相對較晚,因為在50年代之前,美國劇院的嚴格審查制度禁止不同種族間的戀愛情節。在審查消失後,這樣的俗套劇情開始受歡迎。

在20世紀後期,許多過去的俗套開始為其它劇情讓路。例如,在70和80年代,李小龍和功夫片塑造了"亞洲人都會功夫"的刻板印象。而肯特‧奧諾表示,在所有媒體中,亞洲人最常以"模範少數"的形象出現。"這些亞裔角色經常是學者、醫生或某種技術專業。他們是來自良好家庭的模範生,基本上沒有經濟困難。"雖然TV Tropes的網站上沒有直接指出這樣的趨勢,但奧諾認為,"亞洲書呆子"的刻板形象在過去數十年越來越頻繁出現。

好萊塢電影的少數族裔

這份研究無法顯示"不存在對非白人角色刻板印象"的電影比例。TV Tropes的資料庫鮮少有此類記錄。基本上難以斷定如今對角色的刻板印象是否比過去少。

另一方面,學者們持續關注著電影中選角的多樣性。奧諾表示:"角色越多元化,人們便越不會對某族群存在刻板印象。"相反的:某個族群越少出現,觀眾的目光就越會緊盯著僅有的幾個角色不放。

根據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的《好萊塢多樣性報告"》(Hollywood Diversity Report),要達到上述目標,好萊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儘管女性和非白人角色在過去幾年穩定增加,但增速相當緩慢。雖然亞洲人佔全球總人口的半數以上,亞裔在美國總人口中也約佔6%,但2017年和2018年的電影角色中只有3%是由亞洲人扮演。黑人角色則佔所有角色的12.5%,與黑人佔美國人口的比例相當。不過,好萊塢電影對黑人角色的成見也不小。

黑人演員總是最先一命嗚呼

與亞洲人的遭遇類似,在好萊塢電影發展初期,黑人角色通常不是黑人飾演。事實上,電影裡幾乎沒有黑人的蹤影,只有由白人演員"塗黑臉"(blackface)所醜化的角色。"塗黑臉"是源於美國劇院的做法,在美國戲劇史上,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幾乎是固定戲碼。

如今,"塗黑臉"已經被視為完全不可接受的做法。現在的電影中幾乎不再"塗黑臉",唯一的例外是藉以表達對此類手法的譴責。例如在電影《親愛的白人》中,大學社團成員舉辦了黑臉喬裝派對。這部電影以及Netflix隨後推出的電視劇版本,皆以這段劇情作為探討美國大學校園種族歧視問題的基礎。

雖然好萊塢黑人角色及演員的人數增加,卻同時創造出新的刻板印象。直至今日,黑人形象經常是可怕、具有威脅性的,黑人女性角色則常是聒噪輕浮。電影裡的黑人角色往往是主角的好友。而劇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也是黑人角色。儘管各界對種族刻板印象問題越發關注,但好萊塢還是堅持繼續採用這三個橋段。

非洲:神秘、危險、未開化

德國之聲此次主要分析的是好萊塢影片,片中所描述的黑人通常是非裔美國人。好萊塢片中甚少出現關於非洲人的橋段,部分原因是因為劇本中幾乎沒有非洲角色。根據TV Tropes使用者在"最黑暗的非洲"主題頁中所作的統計,有關非洲的最常見刻板印象是:電影將非洲大陸描寫得極為神秘危險,與世隔絕而且與現代文明社會接觸有限。不過,這樣的劇情設定也越來越少見。

拉美角色充滿性感

拉丁裔美國人佔美國總人口約18%,也是美國最大的少數族裔。德國之聲分析2000年以來的2682部電影后發現,拉美角色總是被塑造為性感誘人的形象。電影中常見 "拉丁女人性感火辣"的橋段,這些女性角色往往熱情、充滿誘惑力、性感、有主見。

拉丁裔男性得到的則多數是"拉丁情人"的角色,而且好萊塢總是不顧拉丁裔人口的多樣性,經常以"棕色皮膚、黑發"的長相來代表所有拉丁裔人士。

德國人總是納粹

對於那些在歷史上遭受歧視和壓迫的族群而言,電影中傳播的刻板印象無疑是二次傷害。但由於偏見存在於人類行為中,大熒幕上所呈現的各族群都帶有既定的刻板印象。

在2000年以後的電影中,對德國人最普遍的刻板印象依舊是"所有德國人都是納粹",其次是"科學家都是德國人"。後者可能是由於納粹時期,許多科學家從德國逃亡美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愛因斯坦。

此外,美國電影中還老愛強調德國人熱愛《霹靂游俠》大衛‧霍索夫(David Hasselhoff)。1988年,德裔美國人霍索夫發行單曲《尋找自由》並在歐洲取得廣大成功。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幾周後,他登上柏林圍牆演唱這首歌。這首歌曲因契合時代氛圍,確實曾在德國大受歡迎。

TV Tropes的使用者如今用"德國人喜歡大衛‧霍索夫"作為詞條的名稱,調侃那些在國外意外受歡迎的人士或角色。

講英國腔的角色都是壞蛋

令人驚訝的是,雖然英國的"上流口音"和保守矜持皆是榜上有名的刻板印象之一,但電影中英國角色最常被塑造成的卻是"大壞蛋"形象。英國演員本‧金斯利(Ben Kingsley)、馬克‧斯特朗(Mark Strong)和湯姆‧希德勒斯頓(Tom Hiddleston)甚至曾在2014年一支美式足球年度冠軍賽"超級盃"的廣告中,將這個現象作為笑點。

不僅是好萊塢電影,就連在動畫片中,角色只要來點英國腔,就能讓人感覺到他的不懷好意:夢工廠出品的《埃及王子》講述的是摩西帶以色列人越過紅海的故事,裡頭的埃及人便是操著一口英國腔。而皮克斯動畫《汽車總動員2》、《獅子王》、《功夫熊貓》和《捍衛聯盟》中的壞蛋皆為英國口音。

俄羅斯硬漢

好萊塢影片對俄羅斯人的刻劃經常還停留在冷戰時期的印象。根據TV Tropes的統計,最常見的刻板印象不離"戰鬥民族、酗酒、硬漢、粗野"的範圍。電影中的俄羅斯角色常常吃苦受罪,受重傷或生活艱困。

出人意料的是,扮演俄羅斯角色的許多演員並非俄羅斯人。瑞典演員道夫‧龍格爾(Dolph Lundgren)在《洛奇4》中飾演俄羅斯拳擊手,開啟了他的動作片生涯;阿諾‧史瓦辛格和维戈‧莫騰森(Viggo Mortensen)分別在《紅色警探》及《黑幕迷情》中演過俄羅斯人。冷戰時期,好萊塢找不到俄羅斯人扮演相關角色自然合情合理,但在近年的電影中,由非俄羅斯演員擔綱俄羅斯人角色的現象卻依舊存在。

緩步朝種族平衡發展

好萊塢電影距離廣納各族裔演員的目標還很遙遠,甚至還無法在電影中反映出美國人口的多元化。無論是在幕前或幕後,白人依舊佔多數。這也造成電影界始終存在充滿刻板印象的套路。

不過,近幾年來影壇的一些事件,讓人們看見了一絲改變的曙光:2017年奧維拉‧戴維斯(Viola Davis)憑借《樊籬》一片,成為首個同時獲得東尼獎、艾美獎和奧斯卡獎的黑人女星。2018年上映的電影《瘋狂亞洲富豪》創下票房紀錄,裡頭擔綱主角的清一色都是亞裔演員。而Netflix製作的青春愛情片《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則由越南裔女演員拉娜‧康多(Lana Condor) 飾演女主角。

《好萊塢多樣性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電影業正緩步朝種族平衡的方向前進。肯特‧奧諾表示:"目前還是存在很大的障礙,而且始終有人會去挖掘舊有的刻板印象。但與兩年前相比,如今我對未來抱有更大的希望。影壇中有一些了不起的獨立製片人,他們正努力實現種族平衡的目標。而且,好萊塢有時候也願意傾聽意見。"

不僅如此,好萊塢的製作團隊如今也有強烈動機要加快腳步朝目標前進:根據報導,選角越多元化的電影和影集就越賣座,同時還能獲得觀眾更高的評價。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