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如何正確回應襲擊事件

2014年5月23日

中國爆發了一股恐怖襲擊浪潮。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局勢將會更加糟糕。

China Sicherheitsmaßnahmen Xinjiang 23.05.2014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已經是最近八個月中的第五次襲擊。 在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的中國西北部動亂省份新疆發生的此次恐怖襲擊,導致31人死亡,近100人受傷。幾起襲擊事件之間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去年10月底,一輛吉普車沖進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群後不久,裝有汽油罐的吉普爆炸起火。兩名遊客和車內三人喪生。當時,北京的反應還很克制。政府只是隨後頒布法令,在加油站加油必須出示身份證。今年三月,中國再次發生暴力攻擊事件,血腥程度更加令人發指。

在中國南部的昆明市, 一夥手持長刀的男女衝入該市火車站,砍死30多人。而在此一個月之後的4月下旬,正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訪問問題不斷的新疆地區並要求對恐怖主義採取更嚴厲的打擊行動時,他的表態立即得到回應: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火車南站,恐怖分子殺害一名行人後引爆炸藥進行自殺式襲擊。一個星期後,南方城市廣州火車站又驚傳持刀砍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砍傷6位行人後被警方開槍擊中制服。20年來逐步在全球蔓延的宗教狂熱恐怖主義,如今也發展到中國。這場不對稱戰爭進入中國,也是一場讓中國面對個別境外組織束手無策的戰爭。

恐怖襲擊臨近

很長一段時間,襲擊事件僅限於新疆地區,並且被認為是中國日常生活中無關緊要的意外事件很快被遺忘。但最近幾個月發生的事件肯定令人印象深刻。不僅北京政府,而且所有人都發現,恐怖活動已經不僅僅是媒體報導的消息,而且也能在火車站親身經歷。令很多中國人感到困惑並提出的疑問是,政府是否能夠保證他們的安全。由於太多的人存有這一疑問,北京安全機構禁止了社交網路上的相關討論。中國的安全機構總能夠成功的保護人民免受"危險"意見的影響。自從最近幾個月襲擊事件增加之後,中國的防範措施早已不是僅僅在加油站檢查。

德國之聲專欄作家澤林圖片來源: Frank Sieren

加強安全防衛

現在,中國顯著加強了安全保衛工作。僅在北京,政府就已派出150個反恐部隊加強街頭警衛,每個警衛之間的距離最多不超過三公里,以保障三分鐘內到達任何事發地點。從明年9月開始,北京的大專院校將開設反恐新課程。中國黨和國家主席習近平講話足以說明,中國準備開展一場反恐戰爭。他訪問新疆期間看望武警部隊時發表講話說: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之後不久,警方甚至出懸賞金通緝留著胡須的新疆嫌疑犯。事情當然不那麼簡單。
單個襲擊犯

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美國,恐怖分子團伙主要由亡命徒和狂熱分子組成。如果就連只有500萬居民的挪威都出了一個像安德斯‧彼得‧佈雷維克(Anders Peter Breivik)這樣的兇犯,那麼14億中國人身邊會有多少這樣的亡命徒? 不能將每次大屠殺事件都歸咎於一個恐怖組織。當然,引人注意的是,自從美軍撤離阿富汗之後,中國的襲擊事件顯著增加,好像突然有了更多的精力。但是在中國進行血腥襲擊者顯然不是受過專門訓練的恐怖分子。他們只是單個的狂熱分子或者小團體,襲擊目標針對的是普通中國百姓。他們隨身攜帶匕首而不是沖鋒槍,使用的炸彈也是自己製造。其襲擊計劃欠成熟,目標也不像基地組織那樣野心勃勃。例如老巢設在阿拉伯半島的基地組織是技術能力最強的恐怖組織之一。

暴力襲擊頻發中國加強安保圖片來源: Reuters

不被挑釁激怒

美國早就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現在在中國剛剛開始。北京的領導人對此不抱任何幻想。因為即使採取最好的安全和監控措施,也無法阻止機槍和火箭筒被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偷運到中國。幾年後,進行死亡襲擊的將是那些訓練有素的恐怖分子。因此,最重要的是北京政府要保持鎮靜,不要被更嚴重的襲擊而激怒,應該吸取美國的教訓。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派兵進駐伊拉克和阿富汗無疑是個錯誤。華盛頓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許多美國士兵喪生,世界並沒有變得更加安全。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奧薩馬‧本‧拉登成功地將美國老虎從較安全的山中引誘到更危險的平地。中國的成語就叫引虎出山。從另一方面來說,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人通過安全措施在國內成功的阻止了蓄謀已久的,新的大型攻擊行動。對於北京政府來說,迄今對鄰國採取軍事行動是難以想像的。其座右銘是,與鄰國開展商品貿易而不是軍火交易。但是,中國幫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開展的經濟建設並不能阻止恐怖主義。新疆的現代化建設也無法阻止一些人腰捆炸彈進行襲擊。經濟的發展只產生了一個效果,這就是恐怖分子難以展開行動。因為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百姓對他們的支持就會減少,否則他們可能失去的東西更多。

作者: Frank Sieren 編譯:李京慧

責編:任琛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