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學士到底值多少錢?德國的學位之爭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1月5日

「學士? 聽來不錯,咱們也要!」工商業行會說。如今在德國,手工業者、工廠師傅和售貨員也樂呵呵地給冠以學士學位。文化部長和高校校長則憤憤不平,認為這是濫用學位頭銜。一氣之下,還請了律師。

大學城哥庭根:只有博士才能吻美女甘澤麗圖片來源: Göttingen Tourismus e.V.

「體育、休閒和旅遊學院」位於杜塞道夫,是一所私立學校。在這兒,只要初中畢業並完成職業培訓後,每個學生都能參加遠程教學,經過18冊教材和6次周末討論課的學習,就搞定一個「旅遊學士學位(CCI)」。CCI意為工商業行會,也就是說,這張結業證書是由北威州工商業行會(IHK)發放的。

IHK的任務是,從實踐到專業課程對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進行評測。這裡的「旅遊學士」其實是德語裡「從事旅遊業的專業人員」。當然,英語頭銜在國際旅遊界聽來更為氣派:高級青年知識分子。類似的還有哈勒-德騷工商業行會教育中心頒發的「旅遊及貿易學士(CCI)」,甚至還有「商務管理碩士(CCI)」。

受委屈的德國藍領

上述絕非個別現象。恰恰相反,早在今年4月,德國工商業行會和手工業行會就提出允許列專門職業人才為「職業學士」的要求。他們認為,這是必要的。因為在歐洲勞動市場,學士和碩士在純實務的職教體系中「很常見」。然而,由於知之甚少,人們對德國職教體系及其培養的人才評價過低。

德國藍領人才感到自己在歐洲圈內顯然沒有得到恰當認可。行會也認為,其教育水準達到了高校學士的所謂「素質標準」:「要求的水準和實際的能力正日益接近」。

發言人安得利亞.勞茨向明鏡周刊網證實:北威經濟部長哈拉德.沙陶「從政治上支持工商業行會的觀點」,他認為聯邦經濟部長克萊門特也所見略同。

華而不實的學術頭銜

但是,高校方面認為,這種換貼標籤的行為是明目張膽的欺騙。德國學士學位要在國際獲得認可本來就困難重重,現在職教領域濫用學士頭銜更是令人光火。一年前,文化部會議上已經指出,「德國法律規定,學士學位必須是高校程度的。」根據北威州的高校法,工商業行會授予的學位「在多數州都是不合規定的」。

他們希望,國際上也不要因為翻譯時的漏洞來縱容這種人。這一欺騙行為和假博士沒有兩樣,應該受到懲罰。該會秘書長因此提請文化部長,控告工商業行會及其假大學生-但未獲得成功。

事實上,他們的立場也並非牢不可摧。四年前,巴登-弗騰堡就已經將學士-碩士學位制度引入到大學和大專,同時也引入到職業專科學院,儘管後者並非高校。

有知識的職業人

無論公立還是私立的職業專科學院,都是職業學校裡的佼佼者。他們所挑選的學生,身兼實習生和學生二職,交替從課堂上汲取系統的理論知識、在工作崗位上積累實踐經驗。

自70年代起,職專從巴登-符騰堡逐漸擴展到柏林、圖林根、薩克森和下薩克森等地。令其引以為榮的優秀畢業生有:比如微軟德國總裁約根.高曼、阿爾卡特德國負責人、國際電子康采恩人事負責人托馬斯.艾迪希。

文化部會議也認可了聯邦內職業專科學院頒發的學士學位。確切的說,證書上像大學和大專一樣不注其來源,僅在括弧裡加上(BA)字樣 ,即職專。學生必須像高校學生那樣通過同等的專業考試。根據現行法律,這樣的學士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高校程度」,但也是「被國家承認的」職專畢業生。

在這一背景下,對工商業行會頒發學士學位的反對聲有所消減。但是,長期以來,協會仍沒能證明,它能夠提供足夠的繼續教育機會。德國僱主聯合會的克利斯托弗.安茲認為,這個缺陷是非常嚴重的。

找到台階的學位之爭

聯邦教育部長艾德佳.布爾蔓為這場爭鬥的雙方找了個可下的台階。她提議進行「高校職業技能評估」的比賽,這也與2003年柏林歐洲教育部長會議的要求相符合:好的建議將使兩者在學術上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許多例子已初見成效。比如工商業行會培養的「數學技術助教」。在計算領域,他們絕對深受歡迎。亞琛高等專科學校認可其等同於學士程度。杜塞道夫大學訊息技術專業也將攻讀學士學位時間縮短了一年,僅須4個學期。

德國的教育體系已經錯過了將高校和職業教育緊密結合的最佳時機。而新的IT業正面臨這一變革。但是,如教育研究者烏爾裡希.泰西勒一針見血地指出:要迎接這一變革,必須首先克服「學術界的狂妄自大、自以為高貴和在學術上將他人遠遠甩在背後的願望」。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