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導體爭端現轉機:中國恢復民用晶片出口
2025年11月9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貿易事務專員馬羅斯‧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周六(11月8日)在其X帳號上表示,中國商務部今日向歐盟委員會確認,進一步簡化安世半導體(Nexperia)晶片的出口流程。他對這一消息表示歡迎並補充道,只要出口商聲明貨物為民用,中國商務部將不再要求出口許可證,該措施即刻生效。
路透社指出,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釋放出的最強烈訊號,表明中方有意緩解此前因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而引發的出口限制所帶來的全球汽車產業壓力。安世是一家重要的基礎晶片製造商,其產品廣泛用於汽車電子系統中。
在安世半導體的所有權和營運爭議尚未解決之前,中國與荷蘭之間的雙邊關係,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中歐關係,預計仍將持續緊張。荷蘭政府於9月30日接管了安世,理由是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Wingtech)計劃將安世在歐洲的生產轉移至中國,這將對歐洲的經濟安全構成威脅。
作為回應,中國中止了安世成品晶片的出口。不過,在10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之後,中方11月1日表示,將開始接受豁免申請。
力推「半導體供應的全面恢復」
謝夫喬維奇在周六的聲明中最後寫道:「我們將繼續與中國和荷蘭當局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推動建立一個長期、穩定、可預期的框架,以確保半導體供應的全面恢復。這樣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對歐洲的工業基礎至關重要,並有助於提升其全球競爭力。」
就歐方有關安世半導體的最新聲明,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周日回應表示:「造成當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混亂的源頭和責任在荷方,中方注意到歐方已表示會做荷方工作,希望歐方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荷方盡快撤銷相關措施,保障安世半導體相關產品正常供應。」
該發言人也確認說:「中方本著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安全穩定的負責任態度,已採取切實措施,對合規的用於民用用途的相關出口予以豁免。」
荷蘭首相:中方已同意恢復安世中國出口
中國商務部並未具體說明哪些情況屬於「民用用途」,但此番表態前,已有德國和日本公司表示,他們已恢復接收產自中國的安世晶片。
另據彭博社周五(11月7日)報導,荷蘭首相斯霍夫當天透露,中國已同意恢復從其國內工廠交付安世半導體的晶片。他介紹,此次解決方案的達成是荷蘭、德國和歐盟委員會合作的結果,也是近期荷中外交會談以及中美貿易緩和的結果。
同時有多家媒體報導,恢復出口供貨可能會使荷蘭政府暫時擱置其接管安世公司的行政令。
中方:同意荷蘭經濟部派員來華磋商
11月8日,中國商務部表示,目前尚未見到荷蘭在停止侵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和恢復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穩定方面的實際行動。中國希望荷蘭表態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應盡快實質性提出建設性方案並採取實際行動。此外,中國同意荷蘭經濟部派員來華磋商的請求。
商務部此番表態是回應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於11月6日在社交平台上的一則貼文。卡雷曼斯當時表示,荷蘭方面與中國有關部門已展開建設性對話,他相信中國生產的晶片將在未來幾天內交付給歐洲及全球客戶。他說,荷蘭將「支持這一進展,會在必要時採取適當措施」。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