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梅克爾:過去與現在

2013年9月2日

許多人曾認為,她從政成不了氣候。面色蒼白,髮型過時,著裝可憐。但如今,安吉拉‧梅克爾已經第三次競選總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安吉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執政的時期並非風平浪靜。6月,她在聖彼得堡遭遇政治阻礙。俄羅斯總統普丁(Wladimir Putin)打算推翻約定,取消她在一次所謂"戰利品藝術展"的發言。這是一種羞辱。梅克爾威脅說,將縮短對俄羅斯的訪問,由此將了普丁一軍。梅克爾取得勝利,也顯示出她博弈的能力。

梅克爾成為歐洲危機管理者圖片來源: Reuters

成功秘方:沉默,觀望,遲後行動

在美國中情局竊聽醜聞中,梅克爾展現出其它能力。對總理而言,這一事件構成內政和外交的雙重難題。偏偏是最緊密的盟友美國想方設法竊取德國朋友的訊息。德國情報部門還予以大力協助。梅克爾首先保持沉默,之後透過發言人表達其憤怒。"她能從各類爭議問題中釜底抽薪,"歷史學家武爾夫魯姆(Wolfrum)如是說。梅克爾先靜觀其變,然後加入多數意見的一方。這是一種政治天賦,使她贏得一些人的欽佩,卻也為另一些人所不齒。

在歐盟的舞台上,梅克爾展示出真正的強硬。2008年以來,德國總理成為危機管理者。希臘疲弱,梅克爾試圖拯救歐元。在雅典,其實在整個南歐,梅克爾不怎麼受歡迎。但她的歐元政策得到國際認可,這更為重要。

面對柯爾,梅克爾表現出自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梅克爾的世界:數字、數據、事實

要理解梅克爾,必須追根溯源。德國1945年以後的歷史中,還沒有哪一位政治家像這位來自東德的牧師之女一樣被低估。她最初露面,外表不那麼上鏡,也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然而,她不是傳教士,而是務實主義者。

"安吉拉‧梅克爾當然不是空想家,"女記者博伊森(Jacqueline Boysen)如是說。博伊森曾在梅克爾擔任總理前出版一本關於她的傳記。"她會根據數據和事實作決定。"博伊森說,如果理智和論據支持某個決定,那麼梅克爾有時會越過意識形態或本黨黨綱的限制。

務實主義至上。梅克爾也能改變過去的立場。福島核事故後,一度的核能支持者變成退出核能的支持者。這並未對她帶來損害。正相反:老總理的養女早就從"柯爾的小姑娘"上升至"媽媽"的地位。一言以蔽之:她掌控著黨和政府。而這是有原因的。

1990年選戰,梅克爾拜訪波羅的海漁夫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Ebner

待人謹慎

比如,她在號稱工人和農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在前東德,安吉拉‧梅克爾不是反對派。她受到一些限制,但社會主義國家並未對她造成什麼傷害,這與許多異議人士的經歷不同。"我的童年沒有陰影,"梅克爾曾回顧說。但她可能很早就學會與人交往中要謹慎。她是一個有經驗的前東德公民:既不能太機會主義,也不能太強硬抵抗。

安吉拉‧梅克爾會傾聽。年輕梅克爾的同時代人說,她有很強的交流能力。不過,同屬基民盟的勞克(Kurt Lauk)還是遇到交流的問題:"這位女性傾聽,接受,理解,但結果還是不確定,因為反饋不總是那麼明確。"勞克是基民盟經濟委員會主席,是黨內一個強大派別的代表。他代表特定的利益,梅克爾則須兼顧黨內其它派別的聲音。

很快認識到問題,很晚作決定,這也是梅克爾體系的特徵之一。"我肯定不是即興作決定的人,"梅克爾這樣描述自己。"我會從整體上把握全程,然後在作決定時會考慮事態的走向和結局。"聽上去是學者理性分析的風格。

1990年代梅克爾任婦女青年部部長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仕途

梅克爾走上政壇相對較晚。與其說是計劃,不如說是偶然。她曾擔任前東德最後一任總理洛塔‧德梅齊埃(Lothar de Maizière)的助理發言人。35歲的她得到機會發揮組織和溝通才能。不久前,她剛剛加入基民盟。她很勤奮,如今則有了雄心。

1994年,梅克爾在總理柯爾(Helmut Kohl)的政府出任環境與核反應堆安全部長。對這位物理博士而言,是一個重要且適合的職位。圍繞直至今日仍備受爭議的話題:如何處理核廢料,梅克爾表現出毫不妥協的態度。她認為,核能是可以掌控和無法放棄的。直到福島核災難發生為止。

1998年,柯爾在聯邦議會選舉中失敗,基民盟十分震驚。但梅克爾有不同反應。她看到機遇,在後柯爾時代加固自己的地位。基民盟新主席朔依布勒(Wolfgang Schäuble)提名她擔任秘書長一職。她就任後的口號是:"關鍵是我們要上頭條新聞。"柯爾和朔依布勒處於風口浪尖的獻金醜聞後,梅克爾促使柯爾進一步失去權威。

梅克爾是否會第三次當選總理?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從基層到總理

2000年4月,梅克爾當選基民盟新任主席。2005年聯邦議會選舉,她成為基民盟的首席競選人。當時的得票率只能和社民黨組成大聯合政府。但她畢竟成為了總理!

安吉拉‧梅克爾領導基民盟已13年,擔任總理已八年。所有黨內反對者無一例外地被打入冷宮。梅克爾始終能無聲無息地掌權,讓男人們暴跳如雷。

她有領導能力,這已經證實。只是,她將把基民盟領向何方,許多黨內人士都在問。有人指責,基民盟愈發失去了政黨的鮮明棱角。無論如何,梅克爾沒有被視為基民盟的靈魂。

作者:Volker Wagner 編譯:苗子

責編:謝菲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