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據路透社報導,宏都拉斯外長雷納(Enrique Reina)周一(3月20日)表示,宏都拉斯總統卡斯楚(Xiomara Castro)與美國負責美洲事務的總統特別顧問多德(Chris Dodd)等官員會面時,就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一事發表一般性評論。
卡斯楚在大約一周前於推特宣佈,已指示該國外長處理跟中國正式建立邦交關係事宜。
宏都拉斯外長雷納稱,美方表示,美國尊重宏都拉斯尋求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決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回應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大義,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任何主權國家都有自主選擇發展同別國外交關係的權利。我們歡迎宏都拉斯盡早認清國際大勢,作出符合歷史潮流的正確決定」。
台灣外交部表示,宏都拉斯至今未向台灣遞交任何有關中止外交關係的正式官方文書,外交部仍持續關注中、洪兩國的接觸情形,目前台洪邦交還在努力階段。
台灣總統蔡英文即將於3月29日動身啟程開啟「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先期過境美國紐約,再依序前往瓜地馬拉及伯利茲兩友邦進行交流訪問,返程時於美國洛杉磯過境,並於4月7日回到台灣,全程為期10天9夜。
宏都拉斯目前仍是台灣在中美洲的邦交國,但是蔡英文此次中美洲之行卻沒有安排訪問宏都拉斯的行程。台灣中央社報導稱,有媒體質疑宏都拉斯是否會在蔡英文出訪期間宣佈與台灣斷交。
台灣外交部次長俞大㵢就此回應表示,他本人也去了宏都拉斯幾次,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沒有達到共識,所以外交部認為,這個時候不適合讓總統去到宏都拉斯訪問」。
他強調說:「我方一再提醒也善意的警告洪國不要落入中國華而不實承諾的陷阱,他們可以承諾很多東西,但我們用了具體的例子跟他們講,中國承諾的事情實現的機會不大。」他說:「我們也跟洪國清楚表達,我們不會跟中共玩金錢的競爭游戲、在玩金錢游戲、開支票外交的是他們,不是我們的。」
台灣駐宏都拉斯大使館。圖片來源: Fredy Rodriguez/REUTERS 美國施壓「護邦交」
路透社此間曾報導稱,美國通過外交途徑向宏都拉斯施壓,阻止洪國「棄台投中」。美國在17日派出負責美洲事務的總統特別顧問多德前往巴拿馬和宏都拉斯。美國國務院方面表示,「這些訪問推動了美國致力於在西半球促進包容性經濟增長、民主、人權和法治。」
但外界分析,多德此行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台灣穩住宏都拉斯這個邦交國。
宏都拉斯現任總統卡斯楚在競選期間稱,一旦當選總統將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不過,當選之後她並沒有立即履行這一諾言。
去年1月台灣專門派出副總統賴清德前往宏都拉斯參加了卡斯楚的就職典禮。在典禮儀式上,賴清德還與美國副總統美國副總統哈里斯短暫「同框」寒暄。
據台灣《自由時報》報導,今天(3月21日)國民黨立委吳斯懷在立法院院會質詢時說:「我在宏都拉斯有朋友,前任部長級的人,……他告訴我們,這斷交是斷定了,4天前我們聯絡,他提醒我們,可能在蔡總統出訪時,會有臨時斷交的情況。」吳斯懷詢問台灣外長吳釗燮對此是否有所瞭解。
吳釗燮回答說:「正在努力中,我們所有情況都有掌握。」他還強調說:「巴拉圭與我國關係穩定,我們的關係非常好!」
目前台灣在拉丁美洲仍與8個國家(包括宏都拉斯)維系著邦交關係,其中包括邦交國中領土面積最大的巴拉圭。巴拉圭將在今年4月舉行新一屆總統大選。在野黨候選人已經表示,如果當選將考慮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
2016年,蔡英文上任時,台灣總統有22個邦交國。截至目前為止共有8個國家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轉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目前僅剩14個邦交國。
台灣大選剛剛結束,太平洋島國諾魯(又譯諾魯)政府2024年1月15日宣佈與台灣斷交並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的邦交國從2016年蔡英文上任總統時的22個,已減少到12個。與台灣維系邦交關係國家主要集中在中美洲和南太平洋,他們都是誰?
圖片來源: Imago/imagebroker拉丁美洲是台灣邦交國最集中的地方,共有8個。瓜地馬拉西濱太平洋,東臨加勒比海,北與墨西哥接壤,是古代瑪雅文化中心之一。人口1124萬,首都瓜地馬拉城。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1933年與中華民國建交。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robertharding巴拉圭是南美洲內陸國家,面積41萬平方公里,人口664萬,首都亞松森(Asunción),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農牧業是該國經濟主要支柱,此外巴拉圭國家足球隊是南美一支勁旅。1957年與台灣建交。巴拉圭將在2023年4月舉行總統大選,在野黨候選人已經表示,如果當選將考慮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Fotografia又稱伯利茲,前身為英屬宏都拉斯,位置在中美洲東海岸。是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中美洲國家。
圖片來源: NDR全名為「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簡稱聖文森國,位於拉丁美洲,1981年起與中華民國建立邦交關係。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Photoshot又稱聖基茨和尼維斯,位於加勒比海。2018年五月,在台灣被拒絕參與世界衞生大會(WHA)時,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代表與台灣的衞生福利部部長見面並且支持台灣參與大會。
圖片來源: Taiwan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海地是加勒比海島國,面積2.8萬平方公里,人口1070萬,首都太子港,官方語言為法語和海地語。海地是全球最貧窮國家之一。2010年發生大地震後,海地經濟一定程度上依賴國際社會的援助。1956年與台灣建交。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H. Retamal又譯為聖盧西亞,是個位於加勒比海的火山島國家。曾經在1997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與中華民國(台灣)斷交。之後又在2007年與中華民國恢復邦交關係。
圖片來源: DW/Michael Altenhenne又譯史瓦濟蘭(Swaziland)位於非洲東南部,東鄰莫桑比克,其餘方向與南非接壤。面積1.74萬平方公里,人口130萬。官方語言為英語和斯瓦蒂語,經濟上主要依賴南非。1968年與台灣建交。
圖片來源: DW/Inga Sieg又譯帛琉,位處西太平洋,1999年與中華民國建交。2017年開始,中國以帕勞與中華民國之間維持邦交關係為由,指示旅行社停飛帕勞之後,中國遊客遽減。由於來自中國的旅客實在太少,帕勞太平洋航空甚至在2018年時,宣稱以成本考量決定暫停飛往中國的航班。
圖片來源: Imago/Westend61馬紹爾群島是位於太平洋中部的島國,由一千多個島礁組成,面積181平方公里,人口5.3萬,主要為密克羅尼西亞人,官方語言為英語和馬紹爾語。1986年從美國託管下獨立,1998年與台灣建交。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R. Vogel吐瓦魯位於南太平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國土面積約為26平方公里,人口1.1萬。1979年與台灣建交。吐瓦魯海拔最高4.5米,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嚴重威脅。2001年該國領導人在一份聲明中說,由於面臨國土被海水吞沒的命運,該國居民將逐步撤離,舉國搬遷紐西蘭。
圖片來源: AP梵蒂岡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位於羅馬城內的梵蒂岡,面積僅為0.44平方公里,被稱為城中之國,是天主教羅馬教廷所在地。1942年與中華民國建交。
圖片來源: Imago/Broker/C. Handl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